文 |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相信不少家长会发现,孩子们都很容易发脾气,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很难哄好,这可愁坏了父母。
脑科学研究:孩子为什么爱发脾气?
美国著名积极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在《全脑教养法》做了详细的解释,认为主要与下面 大脑的发育有关:
1、右脑占主导:孩子情绪易失控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部分,左脑属于理性思维,即控制人体的逻辑性、求实性、规律性等,而右脑则属于感性,即控制人体的情绪、情感、经验化等。
在3岁以前,右脑的发育占主导地位,因此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比较感性,逻辑性也较弱,情绪会比较丰富,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为了一点小事嚎啕大哭,也可能因为一件小事而开心。
2、上层大脑未发育完善:孩子共情能力弱
我们的大脑还可以分为上下层,下层大脑位于较低的位置,属于原始大脑,在出生的时候就较为发达,负责人体的基本的生理功能、天生的反应和强烈的情感,如呼吸、躲避、生气、恐惧等,这些行为可以称之为人的天性。
而上层大脑,控制着脑系统里的很多高级功能,如控制、道德、自我意识、道德、共情等,它的完全发育需要等到20多岁以后。因此,孩子的情绪控制力、思考力、自我意识等比成人差很多。
3、杏仁核发育快:孩子易怒
它处于大脑底部,属于下层大脑中的一个特定部位,形状、大小与一颗杏仁相似,因此称之为杏仁核,起着快速处理和表达情绪的作用,尤其是愤怒和恐惧这两种情绪。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它可以在上层大脑做出反应前,就及时采取行动,如孩子要摔倒了,立马用手接住,不需要通过思考。
它对人类的生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在情绪波动的时候,它会阻断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的阶梯,甚至将通往上层大脑的门关闭,致使人们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综上所述,孩子发脾气或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是因为大脑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上层大脑、左脑,因此,作为家长要学会慢慢引导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三个应对办法比吼管用
1、引导他们发泄情绪
当孩子们处于难过或情绪波动的时候,待他们平静过后,让他们自己阐述难过的事情,并说出原因,这有利于他们理清自己的经历,让左脑、上层大脑发挥作用,锻炼他们的逻辑能力,并适时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2、锻炼控制身体和情绪的能力
孩子们冷静的讲述了自己的事情后,家长可以告诉他们该如何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如你这样生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要告诉爸爸妈妈是怎么回事;
还可以给他们分享一些避免情绪暴躁的方法,如深呼吸、跑步、踢球等,来缓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有助于锻炼上层大脑、左脑的发育。
3、培养共情能力
所谓“共情能力”,其实也就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孩子在2岁左右就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但对他人的情绪还不能感受,这时候作为父母就可以多和他们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并鼓励他们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有助于锻炼上层大脑、左脑的发育。(w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