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今年以来确实麻烦不断,先是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印度经济奇迹不再,前一阵子印度总理莫迪参加一个会议时还不慎摔倒,紧接着印度又发生了骚乱,给莫迪当局带来了很大的考验,这是全方位的压力,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的,还有关于他国对印度的未来预期。
此次印度发生的骚乱,由其国内民众进行大规示威引发,主要原因是因为在12月11日,印度议会通过了政府推动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并于12月12日由印度总统科温德签署生效。新法案旨在帮助来自阿富汗、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难民获得印度公民身份,但该法案明确将穆斯林排斥在外。
这使得印度的穆斯林群体产生了强烈不满,他们认为此项法案是在岐视穆斯林,在各种传言及情绪的推动下,以及少数人的煽动之下,示威活动愈演愈烈,最终变成了大规模的骚乱。
据媒体《今日印度》的报道,印度自骚乱发生后12天内,因骚乱而造成了22人死亡,一共有5400人被拘留,其中705人入狱,成为近期全球新闻的焦点。
我认为这一骚乱短期内很难结束,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个体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而是由议案引发的群体性不满,裹挟着民众对印度经济增长放缓的不满,还有印度未来前途的不案,让印度现在处于一种焦躁、无奈与动荡的氛围之下。
虽然印度总理莫迪在事件发生后连发多条推特安抚,但负面情绪一旦蔓延,就如同看病救人一样,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奏效。
在骚乱发生期间,有很多传言四起,有些传言称印度当局“把穆斯林关进拘留中心”,这些传言又反过来将本身不满的民众刺激至愤怒之中,从而使得骚乱出现持续,印度总理莫迪在12月22日否认了“拘留中心”的这一说法法,并指责反对派传播谣言。
莫迪表示:“没有穆斯林被送往拘留中心,印度也没有任何拘留中心。我对有些人散布这样的谎言感到震惊。”
此次印度由大规模游行引发的骚乱仍未平息,如果印度出动大规模的警方进行处理,很可能会进一步将矛看激化,此类事情在全球很多地方发生过,均有前车之鉴,所以印度当前更多的还是寻找民众的理解,尽可能通过和平的方式平息此次的骚乱。
印度本国的宗教文化较为复杂,第一大教是印度教,第二大教就是伊斯兰教,穆斯林人口约占印度人口的15%,占世界穆斯林人口的11%。印度三身又是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国,这一法案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能否妥善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当前摆在莫迪政府面前的一大考验,与稳定宏观经济一起,成为当前影响印度不稳定的两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