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生看到了一份来自渣打银行对2030年,按购买力平价衡量的“全球GDP排在前十的国家预测名单”。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巴西、埃及、俄罗斯、日本和德国。
2030年,中国、印度、美国位居前三名
按照渣打银行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经济总量(按购买力测算)排在前三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美国。其中,咱们中国的GDP居然高达64.2万亿美元,印度也高达46.3万亿美元,美国约为31万亿美元。
渣打银行表示,他们对经济长期增长预测是基于这样一个关键原则的,即:受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人均GDP趋同的推动,各国在全球GDP中所占份额最终应与其在全球人口中所占份额趋同。
这个原则的含义就是:如果不出现大的变动(如战争、暴乱等),那后发国家可以采用更低的成本推动经济增长。因为发达国家国家的科技处于领先水平,没有什么学习的榜样,一切需要他们自己来摸索,探索,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使得经济增速不高。
虽然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的科技落后,发展经验,教育水平落后,但可以直接效仿发达国家,大幅缩小成本,从而使得经济增速可以更高,经济发展更快。直到他们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人文素质等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了,他们的经济增速才会降到和发达国家相若的水平。
这个理论,应该仅仅限于理论吧
回顾100多年来的历史,现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除了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少数几个中小型经济体之外,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强国并未发生本质变化。很多经济原本落后的国家,仍未改变现状。
因为经济发展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比如资源、文化特征、政策、地理条件等。此外,经济强国往往会利用其已经获得的优势“扼杀”那些追赶者。世界银行提出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今全球已经有好些个国家,当其人均GDP发展到1万美元左右后,就经常发生金融危机,使得其经济总是无法“更上一层楼”。
因此,南生认为渣打银行基于“各国在全球GDP中所占份额最终应与其在全球人口中所占份额趋同”的理论,不具有现实意义,更多只是一个参考罢了。对此网友们认同吗?
渣打对其他一些国家的GDP总量预测
最后看看渣打银行对其他一些国家的2030年经济总量(按购买力)预测:认为印度尼西亚在2030年的经济总量达到10.1万亿美元,全球排在第四名,并且稳居东盟十国首位。土耳其高达9.1万亿美元,全球第五,中东地区最强。
预测巴西的GDP高达8.6万亿美元,在南美洲排第一名。埃及的GDP高达8.2万亿美元,非洲排名第一;预测在2030年,按购买力,俄罗斯的GDP总量为7.9万亿美元,日本只有7.2万亿美元,德国约为6.9万亿美元。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