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农业 » 正文

路遥_“农民的儿子”书写平凡人的不平凡,苦难背后是深沉的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94
导读

我想起了路遥先生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说过的一句话:“生活就是如此,有得必有失。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写道:“任何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某种抱负的人,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会有过许多的理想,幻想,梦…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做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这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说的话。鲁迅先生的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

对于鲁迅先生来说,日子是忙碌的。他在桌前忙碌时,别人早已经睡得酣甜。从睁开眼睛开始,就一直接待访客,帮助青年。送完一波又一波客人,还有忙着校正稿件,阅读信件,回复信件,更要抽出时间做文章。

对于鲁迅先生来说,是不需要休息的。所谓的休息,不是听留声机,不是出去散步,更不是倒在床上睡觉,用他自己的话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好,更没有时间注意休息,要多作,赶快作。他怕自己的工作时间不多了。他说:“死了不要紧,只要留给人类更多就行了。”

我想起了路遥先生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说过的一句话:“生活就是如此,有得必有失。为某种选定的目标而献身,就应该是永远不悔的牺牲。”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路遥生命中最后的心血,为我们揭示了路遥在书写《平凡的世界》时,背后的艰辛苦痛。

路遥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他是农民的儿子,所以文字中有浓重的农村色彩。就像他说的:“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对中国农村的状况和农民命运的关注尤为深切,不用说,这是一种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关注。”

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四十余年,但是却给世人留下了一部史诗般的巨著。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则告诉我们,世事艰难,但要向死而生,永不退缩。

一、年少有梦,砥砺前行

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到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

这是路遥小时候的一个梦,一个念头。梦想是指引前行的明灯,是看的见归途的灯塔。就是这样的一个念头,一个梦想,让因《人生》已经有所声望的路遥决定再次踏上征程。

路遥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甚至被过继给伯父。年幼的他明知道是父亲的无奈之举,但依然难以控制自己的悲伤难过。但他从小就喜欢读书,思绪总是活跃的,他喜欢幻想,有梦想。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写道:“任何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某种抱负的人,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会有过许多的理想,幻想,梦想,甚至妄想。这些玫瑰色的光环大都汇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而消散的无影无踪。但是,当一个人在某些方面一旦具备了某种实现雄心抱负的条件,早年间的梦幻就会被认真地提升到现实中并考察其真正复活的可能性。”

人都有梦想,如不付出行动,那梦想只能是梦想。因为《人生》,他已经算是成功了。条件也成熟了。所以为了年少间那个伟大的梦想,他如同修行的教徒绝断红尘,告别温暖的家园,开始餐风饮露一步一叩首向心中的圣地毛乌素大沙漠走去。

梦想这种力量是博大的,所向披靡的。这种信念,可以让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人一定要有梦想,有了梦想就有了为之奋斗的方向,有了方向,人生才更有意义。经年以后,依然不能忘记曾经的梦想。

二、苦痛挣扎,不退缩,不屈服

对于作家来说,读书如同蚕吃桑叶,是一种自身的需要。蚕活到老吃到老,直至能口吐丝线织出茧来。作家也要活到老学到老,以使自己也能将吃下的桑叶变成茧。

这就是路遥的使命感,是推动他前进的力量,更是他面对苦难的灵丹妙药。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一书中,催人泪下的描述了为了写《平凡的世界》他所遭受的身体上的痛苦以及心灵深处的孤独。

他曾说:“生活可以故事化,但历史不能编造。”为了探寻真实的历史,他找来了十年间的各种报纸。直至后来,他眼角糊着眼屎,手指头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所以只好改用手的后掌继续翻阅。

他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着,浑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溃烂,大小便不畅,被人误以为是神经病。他甚至长时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离开了妻子女儿,抛却了人间的温暖,完全脱离了正常人的生活规律。难以想象的是,为他作伴的只有一只老鼠。

他不能停,他害怕,害怕像曹雪芹一样,更害怕像他的前辈和导师柳青先生一样,留下毕生的遗憾。所幸的是,当他命悬一线之时,当他以为宿命不可战胜之时,一位老中医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一经历,让他更急于完成《平淡的世界》的创作。他在《作家的劳动》一文中所认为的作家必须有的优良品质就是坚强的性格、对生活的的热情、自我反省精神。他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

经受苦难,不丧失使命感,不把人生之船停留在温暖的港湾,不仅仅战胜失败,还要超越胜利,这就是路遥留给世人的财富,就是路遥精神。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不为人知的背后,他们所付出的泪水、汗水,遭受的非人般的责难,都是你无法想象到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那么就注定一事无成。

三、功成名就,早晨依然从中午开始

即使世界上有许多天堂,我也愿在中国当一名乞丐直至葬入它的土地。

这是路遥第一次走出国门,站在异国他乡街头,脑海中展现的一句话。一个英雄,一个战士,心怀的是家国天下,一个优秀的作家也是如此。就像路遥所说的“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取悦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

就像艾青在诗中写道的那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路遥也是这样的,这片土地不论所么的贫瘠,那里的人们不论怎样的落后,黄土高原再大的风沙,都磨灭不了他的赤子之心。

《早晨从中午开始》,对于路遥来说,并不单单指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扑伏在桌前奋笔疾书的工作,更是指在一段又一段旅程中的扬帆起航。他说:“我刚跨过四十岁,从人生的历程来看,生命还可以说处于“正午”时光,完全应该重新唤起青川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那么,早晨依然从中午开始。”

所以,路遥是伟大的作家。他的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传世之作,更是因为他的精神。人之一生,总是起起伏伏。伏时不放弃,起时不停滞,才不负此生。不论何时何地,都要记得早晨也可以从中午开始。一个人只要有梦想,一个人只要心存希冀,那么什么时候都可以是开始,什么时候都可以是早晨,这就是路遥要告诉我们的。

来源:北烟胧月(百家号)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