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苗条”的老年人,警惕“衰弱”找上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93
导读

衰弱是由于健康状况下降逐渐发展,不断累积而造成的,是指个体脆弱性增加,维持自身内在的平衡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为机体储备能力降低、抵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不良健康结局。前面提到的张老师,经过两个月的营养干预…

文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营养科宣琪 编 / 班亚

【搜狐健康】张先生是一位退休的高中数学老师,平时很关注自己的健康,没有慢病,不抽烟不喝酒,还爱锻炼身体。但是,最近因为感冒没有食欲,两周下来瘦了很多,特地来门诊咨询:“大夫,我最近吃不下饭,走不动路,觉得累得慌。胳膊、腿都细了。”为张老检查后,发现他瘦了9公斤。经过评估:张老师目前处于“衰弱”状态,需要从营养、运动等方面干预治疗。

衰弱是什么?

衰弱是由于健康状况下降逐渐发展,不断累积而造成的,是指个体脆弱性增加,维持自身内在的平衡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为机体储备能力降低、抵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不良健康结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但人们对衰弱的重视远远不够,有人把它称作“隐藏在你我身边的沉默的杀手”。

调查发现,社区中老年人衰弱的发生率为6.9%-14.9%,每十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受到衰弱的困扰。而高龄老年女性中衰弱占45.1%,几乎是一半。衰弱与老年人的营养不良、肌肉减少、容易跌倒、活动能力下降、失眠、焦虑、抑郁、多病共存、多药共用等都有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死亡风险也大大增加。

衰弱如何诊断?

衰弱如何早期诊断?通常,衰弱的表现以下几条,如果你出现其中2-3条症状应该及时就诊,由医院专业人士确诊:

1.体重下降;

2.行走时间变缓慢;

3.握力下降;

4.体力活动减少且更容易疲乏。

改善“衰弱”,牢记两个干预

早期筛查,及时干预,衰弱也是可以避免的。其治疗有两方面:

一、营养干预

我们发现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危险因素,可能导致衰弱发生,比如多种不良的饮食习惯:爱吃肉类,蔬菜水果吃得少;长期吃素、不吃肉蛋类;长期吃炖煮时间过长的食物;吃饭不规律;过量饮酒等等。因此,临床营养师会根据具体情况纠正其不良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营养补充剂,改善营养。

二、运动干预

主要指渐进性的抗阻力锻炼,这也需要专业的运动康复师指导。前面提到的张老师,经过两个月的营养干预和康复训练,饭量增加了,胳膊、腿更有劲了,走路、爬楼梯更容易了,体重也增加了,彻底和衰弱说了“拜拜”。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