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富豪榜就已经让人羡慕嫉妒恨了,成为首富则更让人不得不佩服。
不过,成为首富,也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像当年碧桂园的杨惠研成为中国首富,李兆会成为山西的首富 ,主要靠继承父亲的财产,都属于被动成为首富。
而另两类更为常见一些,一类就是完全白手起家,自己创办的起来,一步步做大,积累起财富;另一类,则属于中国的国情了,即企业不是由本人创办,原来属于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在他们掌管后一步步做大,其间改制成为民营企业,当然,这一种往往他们接掌时,企业很小,甚至濒临破产,也属于白手起家。
1、胡润百富榜前10位的三类富豪
仅以今年胡润百富榜的排名前10位的富豪为例,排前三位的马云、马化腾和许家印,都属于白手起家类。阿里巴巴是由马云带着18罗汉一手创办的,腾讯是马化腾等腾讯五虎一起创办的,恒大则是许家印一手从无到有创立、发展的地产巨头。这三家企业分创立于1999年、1998年和1997年创立——有点意思,排名正好和创办时间颠倒。
排第七、第八的拼多多的黄铮、网易的丁磊,也都是自己创办的拼多多和网易。
并列第5位的杨惠妍家族和并列第9位的严昊,属于继承父辈的财富,不多说了。
第4位的何享健、何剑锋父子,第5位的孙飘扬、钟慧娟夫妇和并列第9位的王健林家族,他们的企业都是改制而来的。但三者有不同之处。
先说王健林的万达。众所周知,王健林是部队出身,转业后担任大连市西岗区政府办公室主任。1989年,王健林成为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总经理。这家企业是典型的国企,3年之后改制成现在的万达。
孙飘扬、钟慧娟夫妇外界不太熟悉,此前应该没有出现在前10名,其来自一家名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这公司原来叫连云港制药厂,成立于1970年,位于江苏。看厂名和成立年代,就知道其是一家国企。
孙飘扬曾任连云港制药厂技术员,后成为这家厂的副厂长、厂长,1997年,他对企业进行了改制。3年之后,公司在上交所上市。他还有另一家上市公司翰森制药。其他的不作过多介绍了。
他们俩的企业,属于典型的在原有国有企业基础上改制而来的民企。
2、美的集团改制而来,但由何享健一手创办
何享健和他的美的集团,说起来要复杂一些。
美的集团是1968年何享健带着23人集资5000元创立的,在广东的顺德北滘。
为什么说复杂一点呢?
一方面,当时有很多类似情况的企业,难以说清企业性质。由于历史原因,政府或集体并没有真正对这类企业出资或出资极少,但经营者为避免风险主动或被动为企业戴上了“红帽子”,后来很多这样的企业被定为乡镇企业,最后改制成民营企业。美的就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美的集团虽然是由乡镇企业改制成为何享健的家族企业,但美的确确实实是由何享健一手创建并发展起来的。
多说一句,何享健退休后,把董事长等传给职业经理人方洪波,而不是自己的儿女,这在中国家族企业是非常少见的,特别是在早期的企业家群体里。
事实上,除了前排前10位的,目前富豪榜上的富豪,绝大部分为白手起家和改制成民营企业的老板。前者主要为1980年代后成立的企业,尤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为多;后来主要为传统企业,乡镇企业偏多。
3、历任首富都什么来历
再来看看历史上中国历史首富。
网易的丁磊说过了,白手起家创立的网易,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2004年,随着盛大在美国上市,陈天桥成为中国首富,当时他只有31岁,财富达70亿元。2011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成为内地首富。
这两人都一手创办了自己企业,且属于互联网行业。
正在狱中的黄光裕多次荣登中国首富宝座,最后一次是2008年。虽然属于传统的零售行业,但国美是由黄光裕和胞兄一起白手起家创办的。
此外,希望集团的刘永好等刘氏兄弟,玖龙纸业的张茵 ,比亚迪的王传福,三一重工的梁稳根 ,汉能的李河君等,也都是自己创办企业并把企业一步步做大,最终成为中国首富的。
娃哈哈的宗庆后,也一度成为中国的首富。
娃哈哈创建于1987年,是的,与华为同一年出生。其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也就是说,娃哈哈也是改制而来。
但宗庆后的起点相当低,当时这个经销部只有3个人,起家的14万元也借来的。校办企业经销部的业务和后来娃哈哈的饮料完全不相干。所以,宗庆后的情况与何享健更为相似。
上面也说了,无论是自己创办的企业,还是在原有企业基础上改制而来的企业,他们的老板基本上都属于白手起家。得承认,这些企业家都对企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让他们成为首富的企业。这一点不否认。
但毕竟两者不完全一样。你更佩服哪类首富或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