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但又害怕世界厌恶战争,采取了冷战状态,在各行各业展开竞争。太空领域也是他们的战场之一。
太阳系有许多恒星。自从外星世界的大门打开以来,这些恒星已经成为两国眼中的“资源宝库”。谁能带头开发它,谁就有可能成为它未来的主人。不久,苏联和美国同时瞄准了——火星目标。
1962年,前苏联凭借其坚实而丰富的工业基础,率先向火星发射无人探测器,首次以失败告终。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苏联不断尝试发射无人探测器,但失败了。1973年,苏联当局停止了发射,火星探测计划也陷入停滞。
与美国相比,探索火星的计划看起来要顺利得多。1972年,美国发射了“水手9号”火星卫星来监测其表面状况。美国的勘探项目是第一个获胜的项目。1975年,美国连续发射了两次名为“维京”的探测器来探测火星上的生命存在。后来,当时机成熟时,美国向火星表面派出了探测器,进行更详细和深入的调查。这表明美国在太空竞赛中比苏联强。
多年来,美国对火星的探索可谓“疯狂”,每年都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好事多磨。美国还收到了大量与火星相关的信息,并将不时向外界披露一些信息。
最近,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话题掀起了一些波澜。今年11月18日,美国一位名叫威廉·罗莫瑟(William Romoser)的昆虫专家拍了一张由火星漫游者拍摄的照片,并宣布他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昆虫化石,这可以证明至少火星上有生命。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火星表面确实有一小块土壤。它的颜色和形状与周围的大不相同。威廉·罗默(William Romer)坚持认为,这些化石的原始主人可能是蝗虫、天牛等。许多人对他雄辩的言论感到困惑。
专家们很快驳斥了这一谣言,称火星的自然环境很难形成威廉·罗梅泽(William Romezer)提到的“化石”。有两个原因:第一,它不符合化石形成所需的条件。什么是化石,是指一个生物体的所有血肉在死后被分解后,其骨骼以隔绝氧气的状态埋藏在土壤中,只有经过多年的积累,化石才能形成。其次,火星有强大的外力,即使它真的是昆虫化石,也会在外力作用下变成尘埃。因此,威廉专家的说法不可信,缺乏科学依据。
今天,火星对人类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人类未来的希望。它能否在其表面建立一个殖民家园决定了人类的未来方向。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被称为“硅谷钢铁侠”的马斯克(Musk)表示,如果人类不移民火星,人类文明可能面临灭绝。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火星环境极其恶劣,充满了问题。它缺乏生物所必需的元素。目前还不知道要在它的表面建造一个宜居的家园需要多少努力。然而,这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抓住救命的草。据报道,中国在2016年正式启动了火星探测计划。我相信我们将来一定会取得预期的结果。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怎么样?你认为火星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