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小二记
秦后两千多年历史,诞生了很多的皇帝,四百多位。而太上皇却是寥寥无几。这么多太上皇中,顺心的,没几个。糟心的,却是一大堆。
恰恰他是最幸运的顺心太上皇。幸运是因为儿子打江山做皇帝,他当太上皇。儿子孝顺,没怎么为难。所以,顺心。
差不多有人猜到他了,他是刘太公,刘邦的父亲。也是秦朝之后第一个太上皇。由一介草民晋级的太上皇。
刘太公,叫什么不知道,有说他叫刘煓,沛郡丰邑(今天江苏徐州丰县)人。从事务农工作。家有两任老婆。第一任是刘媪。生有三子一女,三子按行次伯仲季命名。刘邦排行第三,叫刘季,家里的小儿子。刘媪死后,刘太公娶了第二任老婆李氏,生子刘交。
刘邦年轻时,不学无术。不养家,不挣钱。整天四处晃荡。没少挨过刘太公的骂。刘邦对刘太公没多少感情。所以,后来刘邦很得意问刘太公,“你不是常说,我没什么本事,赚不到什么钱。不如二哥。现在你看,跟老二比起来,谁更多?”
楚汉战争时,刘太公和媳妇吕雉被项羽俘虏,做了人质。楚汉对峙,项羽威胁刘邦,若不投降,就煮刘太公。刘邦不为所动,答复项羽,煮,放心地煮,我们是结拜兄弟,我老爸就是你老爸,煮了他,记得分我一碗汤。
54岁,刘邦在山东定陶登基。顺利的,七十多岁的刘太公成了太上皇?没那么简单。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太上皇和皇帝两人之间有权力冲突。刘邦没那么傻,直接册封刘太公为太上皇。
平常时候,刘邦五天一见刘太公。宛如平常父子。某次,刘太公家的管家,温馨提示刘太公。你看,刘邦虽说是儿子,但乃是皇帝。你虽是父亲,实乃臣子。天下哪有皇帝拜见臣子的道理?
下一次,刘太公亲自拿着扫帚,站在门口,恭敬接见刘邦。刘邦惊讶,忙扶住刘太公。刘太公说,“皇帝,天下之主。不能因为我扰乱天下秩序。”之后,刘邦才正式尊刘太公为太上皇。事后,刘邦知道这是管家的主意。于是,赏赐管家金五百斤。
秩序确定,什么都好说。刘太公对自家的老三,知根知底,晓得他什么脾气。安心安享。大臣都有封,唯独没册封刘伯的儿子刘信。刘太公急了,问刘邦缘故。刘邦说,“我没有忘记大哥的儿子,但是,他母亲不太忠厚大方。”什么意思?早年,刘邦带朋友到大哥刘伯家蹭饭,大嫂故意不停地刮锅底。暗示,没饭了,赶紧走。但等刘邦朋友走后,刘邦回头一看,锅里有饭。这时,刘邦心里记着呢。执拗不过刘太公,刘邦封他羹颉侯。亏刘邦想得出来,羹颉,意思饭勺刮锅底。嘲讽吧?
有人问,刘太公在当太上皇后,纳娶妾室,生儿育女没呢。例如,唐高祖李渊。太上皇生涯,纵情享乐,生了不少儿子。刘太公估计没有,一个老实巴交的草民,没那么多花花心思。闲来无事,刘太公拿上锄头,便在花园空地种菜。
吃香的,喝辣的,种地也无聊啊,刘太公想故乡。因而,时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刘邦见了,不知道什么原因。一问,才知道,原来,刘太后生活没情趣。家乡里,刘太公踢球,喝酒,斗鸡……荣华富贵,处在深宫,乐趣不在。好比乡下的父母接进城,生活没有了乐趣。
所以,刘邦仿建家乡丰邑的模样,在长安附近新修了一座新城——新丰。丰邑乡亲,都搬来新丰。由于新丰和丰邑格局一模一样,所以,连鸡犬都找得到回家之路。
这就是所谓的“鸡犬识新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史小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