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英双语音频书为什么,“读听诵”传播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58
导读

作为系列丛书中《论语》和《道德经》的白话文校注作者,暨南大学教授徐国荣表示,这三部著作均处于中国历史的轴心时代,是文化精神的源头,且具有代表性,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徐国荣认为,丛书…

12月27日,《道德经》(中英双语▪诵读版)新书首发式在中国外文局举行。至此,“双语诵读中华经典”丛书《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正式合体,这也是三部中国经典著作第一次以双语音频书的形式集体亮相。

作为系列丛书中《论语》和《道德经》的白话文校注作者,暨南大学教授徐国荣表示,这三部著作均处于中国历史的轴心时代,是文化精神的源头,且具有代表性,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这套丛书也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的意义。

暨南大学教授徐国荣是《论语》和《道德经》的白话文校注作者。

首推《道德经》中英双语音频书,读听诵多形式传播中国文化

据了解,《道德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其文意深奥,包涵广博,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成为世界上被翻译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传世经典。

此次外文出版社推出的《道德经》(中英双语▪诵读版)中文部分由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国荣教授进行白话文校注,英文部分由英国翻译家保罗•怀特(Paul White)主持翻译。这也是国内第一部《道德经》中英双语音频书。

南都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双语诵读中华经典”丛书的收官之作,《道德经》(中英双语▪诵读版)承袭前两部作品一贯的“双语+音频”特点,通过读、听、诵等多种形式,帮助读者感受经典、汲取智慧。

徐国荣认为,丛书中英双语诵读的形式对于中国青少年学习英语,以及外国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化都具有一定的价值。“这给外国青少年提供更易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和机会,也让一些华人子女有了较好较快的方式了解中国经典文化。”徐国荣说。

系列丛书选择《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三部经典著作。

“双语诵读中华经典”丛书均出自中国历史轴心时代

该系列丛书为何选择《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这三部经典著作?徐国荣在会上透露,这三部著作都处于中国历史的轴心时代,是文化精神的源头。同时还具有代表性,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他进一步举例介绍称,《孙子兵法》对中国后世兵学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中国的军事思想多出自于《孙子兵法》。另外,《道德经》和《论语》也不仅仅只是道家和儒家的经典,更多地已经融入日常话语范畴中,“《论语》中有百余处内容已经发展为成语使用。”徐国荣说。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应选择精简方式”

丛书英译者保罗•怀特(Paul White)在发布会上表示,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文化呈现出新的形态和方式,如何避免重蹈“文化冲突”的覆辙,实现不同文化间更友好地交流,已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在徐国荣看来,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新手段也是一件好事。徐国荣向南都表示,新媒体平台确实会给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的竞争,但新媒体平台广阔,如何向青少年传达传统文化中更好的价值是新媒体平台的职责所在。“更重要的是如何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选择哪些价值来宣扬。”

另外,他还提到,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在保证学术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简洁地将这些经典著作译为白话文,保证准确性的同时不断选择精简的方式,让青少年更容易吸收。

(采写:实习生马一潇 见习记者吴单 发自北京)

编辑:欧阳云蔚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1351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