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大豆是非转基因的,为何不能成为_巴西大豆的替代品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14
导读

这意味着2019年中国仍然要进口数千万吨的巴西大豆,超过1000万吨的美国大豆,但进口的俄罗斯大豆预计仍不到100万吨。俄罗斯这不足100万吨的大豆,显然完全不能满足我们的“胃口”。 与俄罗斯不同,当前大豆…

据海关总署公开的信息,11月份我国进口了256万吨美国大豆,同时也进口了386万吨的巴西大豆。这意味着2019年中国仍然要进口数千万吨的巴西大豆,超过1000万吨的美国大豆,但进口的俄罗斯大豆预计仍不到100万吨。

为什么不大量进口俄罗斯大豆呢?

不同于巴西和美国,俄罗斯种植的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那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大量进口俄罗斯大豆呢?原因很简单,俄罗斯大豆虽好,奈何产量太低了。这个产量不是指亩产,而是总产量。

数据显示,2019年俄罗斯的粮食总产量有望达到或超过1.3亿吨,但只种植了270万公顷,收获大豆预计为450万吨左右(2018年为400万吨)。这意味着,扣除俄罗斯自己的需求外,能出口的大豆也就百万吨,到中国的预计仍不足100万吨。

而咱们中国每年对大豆的需求量超过1亿吨,国内自产的大豆不到2000万吨,对外需求量超过8000万吨。俄罗斯这不足100万吨的大豆,显然完全不能满足我们的“胃口”。

巴西、美国、阿根廷,全球主要的大豆出口国

与俄罗斯不同,当前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出口量前三的国家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其中,巴西和美国的大豆年产量均超过了1亿吨,阿根廷在3000多万吨左右。因此,这三个国家也就成了中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渠道。

这里面的核心是巴西、美国。阿根廷一方面是因为其大豆产量远低于巴西和美国,导致其出口量也会大幅缩减。另一方面,阿根廷主要是出口豆粕,而不是单纯出口大豆。这就使得阿根廷在中国大豆进口渠道中虽排在第三名,但占比并不高。

为什么我们一年消耗的大豆超1亿吨?

简单来说,我们对大豆有两种消耗方式。一种是直接作为食品,这主要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大豆,包括从俄罗斯进口的非转基因大豆,直接用于做菜或做成豆制品、调味品等。而进口巴西、美国、阿根廷的大豆主要用于做豆粕,以及用来做饲料。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消耗的豆粕数量达7000万吨左右。但主要都是直接进口大豆,自己来压榨,这样生产豆粕等产品的增值过程就可以在自己境内完成。近年来随着中国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也加强了从阿根廷进口豆粕(以前很少进口)。

对此,阿根廷豆粕出口商认为,中国加大进口阿根廷农产品,提升了他们的经济。但同时也担心,一旦中国恢复进口美国大豆,将会对刚刚形成的阿根廷输华豆粕贸易产生影响。

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大量种植大豆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开的信息,2019年中国的粮食产量为66384万吨(13277亿斤)。其中,谷物产量61368万吨(12274亿斤),薯类产量2883万吨,豆类产量2132万吨——其中大豆产量不到2000万吨。

数据还显示,2019年中国的谷物(不包括大豆)粮食的种植面积约为146771万亩(14.677万亩),豆类播种面积约为28875万亩(约为2.888万亩)。这就是说,我们国家已经给予大豆大量的“播种空间”了。

如果再大幅提升豆类的播种面积,势必会影响到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类粮食的播种面积,从而使得我们的主粮的总产量受到影响。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1380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