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这两天突然看见一堆人开始批评汤唯没演技。
一开始只是个别自媒体理性评价她的新剧《大明风华》。完全理解,没毛病。
但很快就变成了群嘲,跟风黑。
把她所谓的黑历史翻出来,说“离开李安,汤唯的演技就垮了”、“汤唯的演技一直被严重高估”……
说实话,很可笑。
互联网最擅长做的事,就是上一秒把你捧成神,下一秒把你踩成屎。
所以对于当下突然冒出来的,风向一致的好评或者差评,我一直本能的保持怀疑。
就和2个月前,《演员请就位》刚开播,舆论一致洗白郭敬明一样。
年轻人,别动不动就想搞个大新闻。
跟风表态前,起码带点脑子。
汤唯的核心能力一直就不是演技。
对于这件事,我最纳闷的就是,汤唯演技被高估这个落差,从何而来?
在我的印象里,汤唯一直以来的标签就是文艺女神。
我真没听过她有演技好的标签。
相反,我听到的都是别人对于她演技的真实评价。
在一个采访中,陈建斌问李安为什么最后会选汤唯。
李安说的很明白,“在最后所有决选的那些人里面,她的表演不算特别出色,可是她听戏的那个眼神,我就知道,这是王佳芝。”
而且李安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他基本上也都是这么回答的,不像有些国内某些导演,为了人情世故,不管评价合作过的哪个演员,都一顿猛夸。
而汤唯自己呢?
她对自己的评价就更谈不上捧了,一直很谦虚的说自己没演技。
她说自己演戏没技巧,只能演自己感受到的,感受不到的就演不好。
这也是我一直对汤唯的印象:她在荧幕里是风华绝代的文艺女神,从来都不是所谓表演炸裂的演技派。
或者有人会误以为文艺女神就=演技好?
这完全不是一个维度的评价啊!
女神这个词主要指的是颜值、气质、仪态。前面加上文艺二字,无非就是限定了颜值、气质、仪态独有的特点。
和业务能力没太大关系。
说到底,这次对汤唯的群嘲,就是觉得她以前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太高了。
至于这个地位是什么,为什么高,那些群嘲的人完全不管。
但汤唯一直是汤唯,再怎么被黑,她仍然是气质出众的文艺女神。
不管是戏里戏外。
喜欢的人就是喜欢她那种独一无二的气质。
一直就很少有人捧她的演技,所以毫无“高估”这一说。
不过也有不少人提出汤唯的颜值也被高估了。他们拿出《大明风华》里的一些扮相说太胖、太丑。
比如下面这两张:
这种观点也很可笑。
在这些人眼里,只有脸瘦的,下巴尖的才算是颜值高?
这不就是千篇一律的网红脸吗?
导演赖声川说: “汤唯是那种,她想要普通,在人群中可以认不出来,她想要耀眼,你就会挪不开眼。”
当然,如果你说这种长相不好看也没关系。
这样的知性美本来就不是能被所有人欣赏的。
汤唯到底有没有演技?
看完第一段,肯定有人会说,“那我们批评的完全没错啊!李安和汤唯自己都说了,演技不行!”
我还是那个观点:理性的批评演技当然可以,但说她演技差以及没有演技,那就完全过分了。
演技好坏,那得看和谁比。
在李安的话里,和汤唯对比的是章子怡这类。他只是说汤唯演技不是最好的,但从未说演技有大问题,或者没演技这种评价。
我们理性地想想,即使李安再大胆,眼光再毒辣,他在选角时,也不可能用一个完全没有演技,或者演技很差的女主角啊!那和演帝梁朝伟怎么搭戏?全剧组不得拖累死?
只不过说,相对于演技派,她不那么出色,还有进步空间。
李安调教演员是很厉害,但也不可能把一个演技很差的人,调教成和角色浑然天成的演员吧。
这点常识我们得有。
还有就是汤唯以前说她自己没有演技,包括最近说自己是个电视剧新人。
这些话是她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一种客观的自我反思。
谦不谦虚我们暂且不谈。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当某一个词或者某一句话被大面积传播时,如果你真想知道背后的意思,那就一定要了解这个词和这句话所处的语境。
因为媒体只会传播他们想要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误导性的。
比如我们第一段中,她自己说的没演技,全然不是现在大家群嘲文章里说的那个意思。
当时是她和冯绍峰带着《黄金时代》出席威尼斯电影节。
记者一开始问她为什么如此投入,比如为了演萧红,汤唯为什么要去萧红故居,把头放到床底下感受。
汤唯的意思就是她只是太想演好这个角色了,没别的什么原因。那5个月,她完全让自己活在萧红的世界里。
记者又问:那你对这个角色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诉求,还是说你自己对于自己能力的一种诉求……
汤唯非常诚恳地说:我怕我演不好。
记者又继续逼问:为什么会怕。
汤唯然后就说:我没有演技,我只能演自己感受到的,感受不到的就演不好。我演戏没技巧,没有捷径,只能走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里面,感受她的喜怒哀乐。
在这里,她所谓的“没有演技”意思其实很简单:她不是技术型,不是方法派的演员,她是体验派的。如果角色走不到她的内心,她就很难演好。
所以她要完全把自己沉浸在萧红的世界长达5个月;
所以她要特地去萧红故居,寻找能激发自己内心能量的感觉。
全然不是大家理解的演技垃圾这个意思。
我们光看这个采访都能感觉的,汤唯在镜头前确实不太会演。
记者问到有点为难的地方,她就一直低着头,给人胆小、害羞的感觉。
为什么?
这个采访是在给自己的新电影做宣传啊!说的直接点,这是在拉票。为什么要这么不自信,这么怂呢?
因为她太真实了,不会逢场作戏。
那个记者明显是在套她的话。
她还是一步步让对方如愿以偿。
用很世俗的话说,这叫情商不高。
那为什么她会这么傻?
因为在角色面前,她认定她自己是渺小的。
正所谓戏比天大。
她充分认识到了萧红这个角色精神世界的丰富。那个东西太崇高、太伟大。她也太想演好了。
她所有的不自信,所有的谦卑,都来源于此。
来源于对演戏,对角色的敬畏心。
但媒体根本不会管这些道理,他们只会打上一个大大的标题——《专访汤唯:我真的觉得自己没演技》!
别人打开心扉,自我反思的一句话,却被断章取义,无限放大成她演技差的石锤。
你反驳他们,他们就会振振有词地说:“你看,是汤唯自己说没演技的,我们可没瞎说……”
哲学家在用文字表达哲学观点时,最难的就是词义的准确传达。他们想达到不管别人怎么理解,都是一个意思。
但文字本来就是概念化的,一个词可以有很多理解方式。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文,离开上下文,基本就错了一半。
看到这,可能有人又会反驳:别和我说这些看不懂的,我只知道,《黄金时代》里汤唯的表演确实有问题啊!
用艺术的角度看,我承认,这个角色她驾驭起来是有些困难的,因为汤唯内在气质中缺少那种活泼、强大的生命力。
而演技到底怎么样,我还是那句话,不顶尖,但肯定不算差。
如果演技算1不及格、2及格、3良好、4优秀、5神级五个档,那汤唯大部分剧处于3、4档,偶尔有2档和5档。
她入围了无数奖项,但从未在重要奖项中拿到影后。
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入围既优秀。
一年上百部电影,上百个女主角,能入围,肯定是优秀的。
但要说她的演技多么神级,那也不至于。
而且也没人这么夸啊!这个在前面我们已经阐述清楚了。
所以总结看,汤唯演技既谈不上过誉,更谈不上差。
不知道那些群嘲的人为啥突然一窝蜂怼她。
就因为新戏《大明风华》?
实话实话,她的台词配的确实有点尬,气质也有点不适合演古装。
但因此把以前拍的电影带着一起黑,那就实在有点无脑了。
说什么“离开李安,汤唯的演技就垮了……”
这是在黑汤唯呢?还是在黑除李安以外的其他导演呢?
很可笑啊!
这让我想起2016年周冬雨在电视剧《麻雀》中被疯狂群嘲演技的场面,很快年底她就凭借《七月与安生》斩获金马奖影后。
拿完影后,舆论就闭嘴了。
又开始一窝蜂地夸她演技多么多么牛。
呵呵。
这件事说明了两个问题:
1、电视剧和电影本身就很不一样,前者有点像行活,需要你快速进入角色,最重要的是不要有明显短板;后者有点像私人订制,需要你有棱角,足够有魅力,有自我表达;
2、舆论基本上就是跟风。国内影坛,除了个别神级演员之外,要找演技尬的瞬间,谁都逃不掉。这种节奏,营销号一带一个准。因为想找个别问题,太容易了。
演技易得,汤唯难求。
在汤唯在上述采访中,她口中的演技=表演技巧。
什么叫有技巧?
褒义的说法叫:职业技能强,遇到什么难题都有解决办法。
贬义的说法叫:套路多。因为技巧大都是成体系的解决方案。
两种解释都对。
但在大众语境下,演技=表演出来真不真实,打不打动人。
打动人=演技好;不打动人=演技不好。
其实不能这样理解。
对比唱功这个词你就能更明白。
唱功好,不代表你唱出来歌感染力就强,就能打动人。
能唱,是技术层面,是身体机能层面;
能唱得打动人,是艺术层面,是个性层面。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拿音乐类比,汤唯更像一个另类歌手,自我意识太强,以至于没法通过技术控制自己的艺术表达。
汤唯演一个角色,只能通过先改变自己内心的能量场,才能演好。
这是一种笨方法。演一场戏,太累,太苦。
我看到最傻的言论就是拿出陶虹的那句话,讽刺汤唯没表演天赋。
那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有天赋的话,就应该百分百的努力,要是没有天赋的话,就可以考虑一下转行。”
这句话说的没错。
但大家曲解了天赋这个词。
天赋本身就完全不是技术层面的事情。
汤唯这样,恰恰是祖师爷赏饭吃。
放在音乐圈,嗓子好的人太多太多,炫技、高音,随便怎么唱都能把你唱懵;
而真正富有自我特色的另类歌手,太少太少。
但通常他们才是决定艺术边界的人。
但也有一种人,万里挑一,能将技术和艺术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
演员里,比如郝蕾。
歌手里,比如窦唯。
这样的例子也是有的。
而真心非常非常稀少。
郝蕾完美演绎电视剧《情满四合院》里的寡妇角色
所以说,汤唯的进步空间是有的。
但就她目前的表现来看,肯定算是一个好演员。
现在被如此群嘲,实在太冤。
还有一些可怜汤唯的人,希望她下次不要再接像《大明风华》这样不适合她的戏了。
“为了片酬,被黑成这样,何必呢?”
“文艺女神不就应该保持逼格吗?只演适合自己的戏。”
呵呵!
有人又拿出陶虹下面的言论来好心劝汤唯:
站在世俗角度,陶虹说的没错,挺好的。
但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李安要拍《双子杀手》?
难道是因为片酬?
或者是因为名声?
当然都不是。因为艺术家想要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必须尝试各种题材。
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失败或者成功呢?
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呢?
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圆不圆满呢?
这些评价体系其实和做事没什么关系。
但普通人很难做到忽略不计。
只有拥有强大自我的人,才能把自己完全封闭在事物的本质之中,不受外界干扰。
现在再想想,为什么国内那么多知名演员,只有汤唯敢大大方方分析自己没有演技,敢说自己是个新人?
原因就在这。
这也是我为什么认定她是独一无二的文艺女神的原因。
文艺女神好当,独一无二却太难。
因为前者是皮肉,是表象,而后者反映的却是真正的内在魅力。
是需要付诸行动的坚定信仰。
汤唯是笨拙的,也是稀少的。
用李安评价她的话说:演员光长的标致还不行,她还要一种神采,一种相信戏的神采。
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相信戏的神采”,这才是银幕上,演员最稀缺的内核素质。
所有导演都希望拍出演员一眼千年的那一刻。
所有演员也希望能把短暂的生命,通过光影艺术,定格在永恒的岁月长河中。
汤唯做到过。相信她未来还会做到。
(来源:摇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