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1
导读

时代在发展,多少个“什么什么从娃娃抓起”,多少个“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创意……总之,孩子始终处于任务被增加的趋势中,一步一步陷入“教育过剩”的学习危机中。 因此, 我们的教育要有边界,不要随意给孩子增…

俗话说,慢养孩子,静待花开。但面对种种压力,学校和家长们常常陷入竞争焦虑,忘记了孩子成长的初心。音乐、美术、运动、舞蹈……各种各样的课外班、补习班侵蚀着孩子的童年时光,重重任务被置于孩子肩上。

我们总希望孩子能拥有我们所希望的美好品质,还有更多的知识。为此,所有的父母、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都愿意为此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设计出更多课程、活动和项目,好让孩子拥有更多美好的品质和知识。

在学校里,一年级已经开设科学课;尽管国家课程没有外语要求,也有学校会加上一节外语课以显示现代。

举这两个例子,我有两个感悟。一是我们的基础教育缺乏浪漫主义,在孩子本该想象嫦娥的岁月,早早了解到月球表面全是石头的事实;二是孩子在学校里始终面临课程被增加的趋势,而且在家里也不例外,家长们一个劲儿地安排孩子上校外兴趣班,多少不等。

时代在发展,多少个“什么什么从娃娃抓起”,多少个“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创意……总之,孩子始终处于任务被增加的趋势中,一步一步陷入“教育过剩”的学习危机中。

商品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教育过剩导致学习危机。学生对过剩的直接反应是退缩、回避、讨厌、排斥等。即使成绩好的学生也同样存在出现学习危机的可能性。

当然,教育过剩最大的戕害是榨取了孩子们最宝贵的时间。

孩子们的时间是个常量。常量,是指孩子们的时间就那么多。

如果一个孩子原来用那么多的时间学习A、B两门课程,当我们增加C课程时,很可能得到一门课程C,同时失去A、B两门课程原来的理解水平。如同这个世界,有耕地、有沙漠、有沼泽、有草甸……所有这一切对人类有利、不利的东西,一同组成这个多样性的世界。

同样,孩子的时间,既包含有学习与思考的“精致”时间,也包含有吃饭与睡觉的闲散时间,还应有无所事事,追逐虫鸟的“荒芜”时间。

如果我们把孩子们无所事事,追逐虫鸟的时间全部用来读书,并不断挤压吃饭睡觉的闲散时间,就如同这个世界,将所有的荒漠、沼泽、草甸开发出来种地一样,也许增加了孩子的知识量,失去的将是他们的多样性、丰富性、自主性和独特性。

因此, 我们的教育要有边界,不要随意给孩子增加课程与任务,对孩子的“时间常量”要心存敬畏。

我们一定要思考,在这个“常量”的时间里,什么事情最重要,我们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即可,其他事情是可以留待日后的,因为孩子是处于成长中的人。那么,什么事情是孩子成长阶段最最重要,必须要做好的呢?我想有两件事情:

一件是孩子的成长所需要的习惯,比如吃饭、睡觉、排队、走路等,即我们所谓的“十会”;二件是让孩子热爱这个世界,并让这种热爱刻骨铭心,永不消退,如同童子功一样伴随一生。

因为习惯,是我们把美好的品质固定在行为中,成为孩子下意识里的“天成”。因为热爱这个世界,孩子们的成长才会永远保持健康、积极的态度,永远充满生机。

当我们肆意占用孩子宝贵的时间,不断增加看似有用的任务时,孩子就失去原有的水平,甚至适得其反,比如会让孩子讨厌、憎恶世界,这就太可怕了。

孩子的时间是个常量,请优先考虑这两件必须要做好的事。

作者 | 俞正强(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来源 | 2019年第23期 《人民教育》杂志

END

版权声明:

本文转自 新校长传媒

明教育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