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世界各国,都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当家里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就宴请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前来庆贺。每次参加这种宴会,大家都是抱着“节约”的心态,做到尽可能的不浪费食物。但有些人的“节约”,却让人十分来气。
前几个月,我一个远房的干亲结婚,邀请所有亲朋好友前去贺喜。婚礼选在一个豪华大酒店举行,场面十分壮观。开席后,菜品陆续上来,也都十分精美。正在大家准备开动时,桌上的一位妈妈一边给孩子夹菜,一边拿出打包袋,开始打包菜品。这操作,可是让众人都疑惑不已。
由于是刚开席,旁边另一位亲友就提醒她说:“先吃吧,吃完再打包也不迟啊”。本以为那位妈妈会就此停手,可没想到她却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可是交了份子钱的,我还不能带走了?”此话一出,席间所有人都感到无语。一顿饭下来,没人再愿意跟那位妈妈交谈,更是觉得这顿饭吃的很不愉快。后来没多久,这件事就在亲戚间传遍了,说她丢人。以至于后来大家再吃饭的时候,亲戚们都不愿意跟这个“失礼”的人坐在一起。
其实,吃饭看似是一件小事情,但其中的礼仪确实很多的。如果你在吃饭时不注意餐桌礼仪,那么就会引起众人的不适。大人如此,孩子更是不例外。多数孩子比较好动,因此越是在餐桌礼仪上,父母就越要上心:
1.同桌上的最长一辈先动筷
在吃饭时,尤其是在外吃饭时,可能是家里长辈坐一桌,小辈坐一桌。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大可不必拘束。但也有些时候,是全家人一起坐。这时候,就需要格外注意礼仪。在菜品上桌时,一定要等桌上的长辈先动筷子。等长辈吃了第一口后,其余小辈就可以开始动筷,这是对长辈的一种尊敬,也是孝敬长辈的一种表现。
2.夹菜不要挑来挑去
有些孩子比较挑食,而家长也比较宠溺。于是就出现了,满满一桌子菜被挑来拣去的情况。为了能找到孩子喜欢吃的,就把菜品翻来覆去。不仅破坏了菜品本身的样貌,更破坏了别人的食欲。再者说,你把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留给别人,对同餐桌的人来说,是一种很不尊敬的表现。
3.吃饭时少发出动静
孩子本身比较好动,家长也有控制不了的时候。可能是喜欢说话,也可能是喜欢跑来跑去。虽然有些长辈并不介意孩子这样,但从本质上来说,会影响其他人的用餐体验。因此,父母也要格外注意。
餐桌礼仪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但却影响着一家人的形象。一个好的餐桌礼仪,不仅能给人带来一个好的用餐体验,更能给人留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