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德国闻风丧胆的火箭弹,光是听到它的声音,就会冲出战壕逃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95
导读

十二具喀秋莎齐射,便足以覆盖德军一个步兵营的全部阵地,可能并不会将躲在战壕里的德军士兵全部击毙,但是因为令人无比恐惧地噪音,喀秋莎往往会让对手的精神陷入崩溃之中,一轮轰炸后就算对手没有多大损失,也基本已经丧失…

介于炮弹与导弹之间,有这么一款武器,它的攻击力已经达到了导弹的标准,但是它的发射程序却要比炮弹容易,就连一个普通的士兵都可以在身上携带数枚这种武器,这种武器便是火箭弹。其实,早在炮弹发明之前,古代人便已经将火箭弹投入了战场中。在当时,火箭弹类似于烟花,不过会在飞行一定距离之后直接落入对手的阵地内。不过在当时,古代人并没有将它作为一款主要杀伤武器,反而是认为这种武器难登大雅之堂,在战场上是无法发挥多少能力的。反而是用于惊吓对手骑兵部队的坐骑,以达到搅乱对手军心的目的。而到了现在,这款武器又被各国重视了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量装备喀秋莎火箭弹的苏联军队数次凭借这种武器重创了德国军队,甚至使用喀秋莎大范围覆盖对手的补给站,导致德军的补给很难送上前线。在完成攻击后,往往发射火箭弹的载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远离自己的原定发射阵地,令对手无迹可寻,很难将其摧毁。

那么,这种武器究竟是出于什么设计目的呢?其实,火箭弹并不是追求高精度,而是追求高覆盖能力。十二具喀秋莎齐射,便足以覆盖德军一个步兵营的全部阵地,可能并不会将躲在战壕里的德军士兵全部击毙,但是因为令人无比恐惧地噪音,喀秋莎往往会让对手的精神陷入崩溃之中,一轮轰炸后就算对手没有多大损失,也基本已经丧失了作战能力,在红军士兵冲到阵地上之后,便会举手投降。正是因此,喀秋莎令德国军队闻风丧胆,很少有德军在被喀秋莎覆盖过之后还能继续作战。在东线战场上,喀秋莎火箭弹给德军带来的恐惧是最大的,甚至有的士兵在听到喀秋莎的声音后,会直接冲出战壕向后方逃跑。

而到了现代,火箭弹已经逐渐小型化,苏联军队的RPG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种武器可以轻松下发给每一个步兵班,而一般来讲一个步兵班可以携带接近十发RPG的弹药,在需要的时候,一个携带了RPG的苏联步兵班甚至可以轻松压制对手一个步兵排,正是因此各国十分热衷于给自己的部队装备火箭弹这种武器,我国甚至会给士兵们装备一次性云爆弹发射器,仅需要一枚便可以将对手整个步兵班全部杀死,这种武器的战斗力自然是不用多说。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各国才会为自己的部队装备火箭弹。这种武器虽然发射要比炮弹简单,但是它的弹药设计则会更加麻烦,造价也会高上不少,但是与导弹想必,也算是一款十分廉价的攻坚武器了,在中距离作战的情况下,他的精确度已经可以与导弹比肩了。比起导弹,火箭弹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不可控性,发射之后便无法进行控制,而导弹则不是这样,在发射之后还有机会修改导弹的最终目标。这可以说是火箭弹与导弹之间最大的差别了。

导弹与火箭弹克司其职,火箭弹往往被用于攻击价值较低的目标,而导弹则被用于针对对手的重要目标,例如主战坦克等,正是因为导弹的可控性,这才导致导弹的各项性能要求十分严格,一具Tow反坦克导弹发射器的重量相当于重量相当于数具反坦克火箭筒,而价格上来看,导弹也要超过火箭数倍甚至数十倍。从此可以看出,导弹和火箭弹直接差别还是很大的。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