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机械 » 正文

曾购买24架战机,付不起10亿美元,后想了个办法双方都满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39
导读

中国空军在建军之初,一度只有17架战机,连天安门检阅的时候,也只能是命令几架战机来回几圈,这种由衷的屈辱感一直以来就在国人的心头,我国早期并不具备自主研发战机的能力,因此只能从苏联购买技术装备,尤其…

我们中国的空军事业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几乎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起来了,虽然我们起步比较慢,但是发展却很快,尤其是到了今天,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可以自主研发第五代战机并且服役的国家,这其中走过的一段艰辛的历程不可谓不艰难。

大图模式

中国空军在建军之初,一度只有17架战机,连天安门检阅的时候,也只能是命令几架战机来回几圈,这种由衷的屈辱感一直以来就在国人的心头,我国早期并不具备自主研发战机的能力,因此只能从苏联购买技术装备,尤其是我国早期的几款战机,实际上内部核心的技术全部都是来自于苏联,而要说起来对中国影响比较深的,那无疑还是要数苏-27了。

大图模式

苏-27是一款三代战机,现在早已经过时,但是不得不说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苏-27还是一个风头正盛的战机,而且从性能上来说堪称优秀,现在也仍然也有一些国家作为主要的战机装备,苏联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准备研发第三代战机,除了一部分性能的特殊要求外,目的是为了对抗美国的F-15战斗机。

大图模式

在当时有两个备选项米格-29和苏-27,一开始苏联对米格-29寄予厚望,认为他是能够超越美国F-15战机的,因为首先从设计思想上,米格-29就被定义为是四代战机,但是后来发现,米格-29并没有超越这个数据,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苏-27.

大图模式

但这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八十年代末,苏联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率上升,卢布大量的贬值,人民的生活质量普遍很低,也因此当时苏联的高层为了改变国内经济的困窘,决定以出售军备来缓解国内经济危机,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开始有些好转,因此苏联决定出售给中国军备,当时一开始选定的是米格-29战机。

大图模式

不过我国在经过仔细的研究以后发现,适合我国国家需求的却是苏-27,因此我国决定购买苏-27,但在当时遭到了不小的阻力,毕竟苏-27的性能十分优异,苏联也不想卖这样的技术装备给中国,但无奈国内实在是有些困窘,为了打消中国的计划建议,苏联开出3000万美元的天价。中方经过了几轮谈判以后,最终商定购买24架以2000万美元一架的代价,但这样的价格,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仍然是有些捉襟见肘。

大图模式

于是后来协商中,中方决定采用物资抵债的方式,由于苏联货物奇缺,尤其是各种物资,这样反而正中他们下怀,所以在当时除了货款以外,我国各省开始筹集各种物资,诸如狗皮大衣等等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时候来的,在物资的清单上,包含了数以万吨记的猪肉和水产品,农产品,而中国在得到苏-27以后更是集中精力钻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