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旅游看过四大名桥,外国人称赞为“桥的故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03
导读

广东潮安县横跨韩江的湘子桥(又名广济桥)此桥始 建于公元1169年,全桥长517.95m,总共20墩19孔,上部结构有 石拱、木梁、石梁等多种型式,还有用18条活船组成的长达 97.30m的开合式浮桥,…

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时,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间,出现了架 设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中国古代桥梁形式多样,在建筑上极富特色。从结 构与造型形式上可分为拱式桥、梁式桥、索桥、浮桥、 悬臂桥等。拱式桥又分为联拱式与单拱式,单拱式桥亦 可分为敞肩式与实肩式等。大多数桥梁位于重要的商旅 要道,以济交通。有的在桥上还建有桥亭、桥廊,甚至 市肆店面,使桥梁本身也成为交易场所。还有相当一部 分尺度较小的桥梁,则作为建筑或园林的附属部分,或 列于建筑组群的前部,以增强建筑的前导空间序列,强 调建筑中轴线;或置于园林的山间水际,创造写仿自然 的园林艺术环境。

卢沟桥

卢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洛阳桥

洛阳桥,世界第一座跨海大桥原名叫做“万安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因为该桥建在洛阳江江口,故也称之为“洛阳桥”。北宋时期,洛阳江以“水阔五里,波涛滚滚”著称,当时江口两岸的百姓只能通过江口的“万安渡”渡船来往于两岸。因为江口时常遭遇大风海潮,所以来往船只经常被潮水打翻,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渴望可以有一座桥梁来沟通两岸。据《泉州府志》记载,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甃石作浮桥,但是浮桥因为其不稳定也没有真正做到安全渡江的目的。

广济桥

广东潮安县横跨韩江的湘子桥(又名广济桥)此桥始 建于公元1169年,全桥长517.95m,总共20墩19孔,上部结构有 石拱、木梁、石梁等多种型式,还有用18条活船组成的长达 97.30m的开合式浮桥,设置浮桥的目的,一方面适应大型商 船和上游木排的通过,并且也避免了过多的桥墩阻塞河道, 以致加剧桥基冲刷而造成水害,这座世界上最早的开合式 桥,柱石桥之长、石墩之大、桥梁之多以及施工条件之困难 工程历时之久,都是古代建桥史上所罕见的。 8. 1957年,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胜利建 成,结束了我国万里长江无桥的状况,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的正桥为三联3X128m的连续钢桁梁,双 线铁路上层公路桥面宽18m,两侧各设2.25m人行道,包括引 桥在内全桥总长1670.4物,大型钢梁的制造和架设、深水管柱基础的施工等,对发展我国现代桥染技术开创了新路。

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南约40多公里赵县的洨河上,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桥长50多米,9米多宽,券高7.23米(中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做“券”,券的两肩叫“撞”),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两边还各有2个拱形的小桥洞(没有小拱地称为满肩或实肩型),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非常雄伟。河北民间将赵州桥与沧州铁狮子、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菩萨像并称为“华北四宝”。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