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 » 早鸟头条 » 正文

师说|瞿欣_从“先养后洗”到头发的“抗老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73
导读

产品测试显示,消费者在使用预养精华产品后,洗发时的掉发比例从61%降到了39%,预养产品成为了头皮、头发养护研究的新思路。 瞿欣认为,真正的头皮护理流程很复杂,仅用香波进行冲洗是不够的,只有在洗完头发后再…

趋势。

文|卡卡

作为全球性的多元化化工公司,亚什兰创立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并于1975年进入中国市场,成为化学品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其服务行业涵盖了个人护理、制药、食品等多个领域。

不过,对于一些化妆品行业人士而言,熟悉亚什兰是从认识亚什兰全球个护创新研发中心瞿欣博士开始的。除了活跃于国际、国内行业性会议和研讨会,已从事化妆品行业十三年的瞿欣还在中英文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超过70篇,并代表亚什兰申请了多项护发、护肤和防腐剂相关的中国和美国专利。

在与瞿欣的交谈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国内外洗护发产品的见解,并对未来的市场趋势娓娓道来,展示了自己的思考和洞见。

▍瞿欣

“先养后洗”:头皮洗护产品开发新思路

高分子化学出身的瞿欣于199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理学学士学位,又在1999年取得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博士学位。其后,他开始了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关于医用生物材料的博士后研究。2006年瞿欣加入国际特品ISP,回国组建上海研发中心,主攻个人护理品方向。随亚什兰收购ISP,瞿欣也一同加入了亚什兰。如今,瞿欣博士仍在亚什兰全球研发中心深耕个护研究工作,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测试方法的不断升级更新。

瞿欣所在的团队涉及护肤和护发两个研究领域。在护发方面,他们首创性的提出“先养后洗”概念,并申请了中国专利。瞿欣博士表示:“预养产品可以减少香波对头皮的刺激性、减少香波洗发时由于拉扯造成的掉发,给头发带来抗氧化、抗环境刺激的多重保护功效。”

直接使用香波的传统洗发方式易导致纠缠打结、冲水不顺滑、掉发增多、褪色等多种头发问题。先养后洗的预养产品则能有效解决这种状况。产品测试显示,消费者在使用预养精华产品后,洗发时的掉发比例从61%降到了39%,预养产品成为了头皮、头发养护研究的新思路。

“先养后洗”的功效是经过实验数据认证的。瞿欣带领团队开创了动态梳理力的测试方法,即在洗发过程中,用带有传感器的指套握住梳子去梳理头发,洗发时,随着香波被稀释、冲洗掉,指套上所感知的梳理力也会因此发生变化。瞿欣说:“先养后洗的功效并不是凭空得来,而是建立在精确的实验之上。”瞿欣还受邀在2018年12月美国纽约72届美国化妆品化学师协会年会、2019年10月意大利米兰国际化妆品化学师协会(IFSCC)年会、In-Cosmetics等展会上对这部分研究工作做了大会口头报告。

头发抗老化将成新趋势

“头皮护理”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概念。许多香波和护发素都宣称含有活性物成分,具有护理头皮功效。

头皮是承受各种负面影响最多的区域,其中异常脱屑、脂溢性皮炎是头皮最为严重的问题。针对头皮屑、头痒、头皮敏感等状况,可以从控油、舒缓、微生态屏障修复、水相关屏障修复四个方面进行解决。因此,含有无硅油、低刺激、去屑、功能性、精华液等成分的头皮护理产品受到市场欢迎。

瞿欣认为,真正的头皮护理流程很复杂,仅用香波进行冲洗是不够的,只有在洗完头发后再涂抹护理精华液,才能使活性物质真正有效沉积在头皮上,这和在脸上使用护肤品是一个道理。日本人都很熟悉这个流程,但中国人会觉得这个步骤太麻烦,所以这类产品在中国很难有爆发性的增长。

“大家对头皮的关注度已经比较高了,但对头发防护还不够重视。头发就跟皮肤一样,需要去抵御外界压力。比如紫外线会损伤头发蛋白,使头发变脆,包括用梳子梳头,也可能会梳坏毛鳞片。”

在瞿欣看来,中国人的头发比外国人要好一些,因为其头发更粗,且有黑色素的保护,但现在染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头发防护更需重视起来。如瞿欣所说,“护发要像护肤一样细致,这会成为未来的大趋势。”

宣称与技术相结合,面向消费者表达

“国外的化妆品市场趋势主要由几个巨头公司把持,而中国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许多中小公司都积极创新,争相提出新的功效宣称。”瞿欣觉得这不失为一件好事。不过他认为比起提出抓人眼球的新概念,更重要的是用实验数据来作为创新的支撑。产品开发不能仅仅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还需具备真正的硬核技术。唯有如此,化妆品行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

片面追求功效宣称并不可取,但一味闷头专研技术,没有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也不行。瞿欣表示:“化妆品研究不像生物研究,只用发表高水平的文章,不需要普通人去理解。化妆品是面向消费者的,必须把复杂的理念用浅显的方式向消费者表达出来。”

向消费者进行宣传时,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足够直观易懂,这并非易事。瞿欣博士所带领的团队在这方面有过成功案例,为了向消费者介绍其洗护产品的顺滑功效,他们将两个同样重量的砝码分别放在用普通香波和用新型洗护产品冲洗过的发束上,测试发束经过数个平行排列的滚轮摩擦后下滑的速度,事实证明,用过他们公司洗护产品的发束下滑地更快,这说明头发更加柔顺,即使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消费者也很容易理解其产品功效。

但有些宣称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说抗衰老产品和美白产品,其功效本就需要时间来验证,要想让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到使用之后的变化,就目前来说还有一定难度,而瞿欣和他的团队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力求能够有所突破。

往期回顾

师说 | 王明镜:30年真实之路

师说 | 施昌松:以人为本,向光而行

师说 | 张太军:做一个能够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

师说 | 古玉龙:我的万分之一,消费者的百分

之百

师说 | 霍刚:愈钻研,愈年轻

师说 | 夏冷:因为热爱,所以敬畏

师说 | 李慧良:站在高处的忧虑者

师说 | Roger Ai:工程师要有情怀,更要有舞台

师说 | 郑如娟:做一名接地气的彩妆工程师

师说丨Eddy He:研发就是一群聪明人去做一件

傻事

师说 | 叶琳琳:从博士到技术网红的蜕变

师说 | 董鹏程:时刻对产品、消费者和企业负责

师说 | 曾万祥:做好东西才有好回报

师说 | 蒋丽刚:1%如何炼成

师说 | 邓燕民:10年是技术研发人员的起步阶段

师说 | 段国梅:研发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

师说 | 姜义华:上游的水平决定了下游的质量

师说 | 李洪海:走出舒适区

师说 | 刘山:从工程师中来,到工程师中去

师说 | 向文浩:好产品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

师说 | 庞义:用阿尔法狗的“嗅觉”引领创新

师说 | 张忠伟:在我手上,从未出现过抽检不合格

师说 | 谭涛:就算不存在完美,也要力求做到

99%

师说 | 杨珂:研发的土壤就是工程师自己

师说 | 王文昭:研发的G点在市场

师说 | 刘向前:当下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师说 | 范皓然:化妆品技术交流的筑桥者

师说 | Cecilia Almasio:一个意大利工程师眼中的

中国彩妆市场

师说 | 杨子彬:一名88岁老协和人对化妆品研发

的新期待

师说 | 吕智:从高露洁到相宜本草,困难会有,

困惑不再有

师说 | 廖霖峰:“广东20%的企业面临被淘汰”

师说 | 邱晓锋:代工企业要带给客户更持久的

价值感才能生存

师说 | 翁玉萍:中草药应成国产化妆品的护城河

师说 | 方电力:代工企业的格局有多大,舞台

就有多大

师说 | 温俊帆:气雾剂类化妆品需要更多竞争者

师说 | 何秋星:是师者,更是连接企业和学生的

“纽带”

师说 | 王晶:模仿的终点不是模仿,而是原创

师说 | 廖广光:功效化妆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师说 | 张思诺:彩妆研发不只是门技术活儿

师说 | 芦泽庆治:立足中国的研发,有更大的

空间和未来

师说 | 董义伟:代工企业如何突破外资的重围?

师说 | 张婉萍:产、学、研,任何一环都不能掉

链子

师说 | 毛勇进:小实验室越来越难,大平台是主流

师说 | 刘纲勇:化妆品科研未来分工将越来越细

师说 | 蔡昌建:彩妆研发与艺术品创作有着同样

快感

师说 | 班育安:“工程师老板”提升了整个行业

的进入门槛

师说 | 林丽隽:彩妆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待完善

师说 | 廖文贵:创新并不是简单的发明

师说 | 李坚瑜:彩妆研发是一条学无止境的道路

师说 | 刘旭怀:一支笔的彩妆技术想象

师说 | 蔡义文:与高校展开深入合作更容易

“弯道超车”

师说 | 徐光东:特殊用途化妆品或成下一个角逐场

师说 | 吴永耀:“新奇特”是工程师的固执追求

师说 | 香奈儿前总监Randall Johnson:中国化

妆品可以撕下“性价比”的标签

师说 | 冰寒: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做皮肤学研究

师说 | 赵华:功效宣称是消费者接触化妆品的第一

道网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青眼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2462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