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国歼-20隐身战斗机又迎来了最新发展。近日微博用户JacKsonbobo的照片显示,该机已经装备了全新的国产发动机,并且在隐身性能上更进一步。
自歼-20 2001号原型机在2011年1月11日首飞以来,该机8架原型机和早期生产型安装的都是俄制AL-31F发动机,针对该机唯一的隐身适配改进就是在尾喷管上涂覆了吸波涂料,具有完全不同的金属光泽。
俄制AL-31F是一款非常成熟的战斗机涡扇发动机,在我国众多“侧卫”系列战斗机上得到广泛应用。尽管我国在AL-31F发动机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具备了完善的大修和改进能力,但对于大国重器的歼-20来说,如果让发动机这一重要部件受制于人,将产生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
所以歼-20上国发势在必行,该机目标发动机可能就是传说中的WS-15下一代大推力涡扇,但由于这种发动机仍处于研制阶段,所以让已经在歼-11和歼-16上验证成熟的WS-10挑大梁作为过渡,也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从歼-11和歼-16上WS-10与AL-31F的无缝互换可以看出,歼-20改装WS-10几乎无需付出任何代价,该发动机将完全兼容之前的发动舱以及各种管线,能快速实现该机的完全国产化。
网传歼-20装备的WS-10是经过隐身改进的C型,外观上最大特点就是尾喷管经过隐身改进,具有了锯齿外观以提高歼-20的后向隐身性能。图片显示新尾喷管可动段鱼鳞片呈黑色,应该是新型耐高温吸波涂料。和隐身飞机的锯齿舱门口盖一样,尾喷管鱼鳞片后缘的锯齿形状也被设计用来将后方入射雷达波反射向两侧非关键方向,以降低总体雷达截面积。
此外尾喷管的锯齿还具有加速发动机喷流与周围冷空气之间掺混,降低红外特征的作用。但由于WS-10本身已经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双层引射喷管设计,内外喷管中的通道被用于从发动机舱抽取冷却空气来降低喷流温度,所以锯齿设计这方面的意义不大。
除歼-20之外,歼-10C单发战斗机生产型安装WS-10B试飞的图片也一并现身,说明“太行”发动机已经完全成熟,完全能满足单发战斗机的高可靠性要求。
至于经过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验证的轴对称锯齿矢量尾喷管,这应该是为WS-15准备的。由于WS-10在推力上的不足,尚无法充分发挥歼-20的超音速巡航性能和超机动性,贸然配备矢量喷管只能起到损失推力而不是锦上添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