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 » 早鸟头条 » 正文

你们晒新款,我给老款苹果升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24
导读

我手头这台 RMBP,购于 13 年,已经陪我走过了 6 个年头,我和他并肩作战,拿下了许许多多的项目。 这台 12 年中的 15 英寸 RMBP,算是视网膜屏元祖,由于芯片、显卡和内存均焊死在…

在尾巴上一篇发的数码类文章距今已经5年了,懒是真的越来越懒。

五年前的那篇文章:在时间中慢慢沉淀,我的摄影编年史

记得当时还说要出垃圾桶的评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前不久苹果悄摸摸的发布了新款 16 英寸的 MacBook Pro,同时新款拔丝器 Mac Pro 加新款 5K 显示器套餐也开始发售了。尾巴上看到有小伙伴陆续发出了新款16寸的开箱,其实我更想看拔丝器的开箱评测,不知道尾巴大叔下不下的去手。当然我肯定是买不起的,买得起也用不上。

虽然买不起新款,但是凭着过硬的手活,给老款升升级还是可以的。

这次主要的升级对象是手头的12年款15英寸 MacBook Pro retina,以及 13 年款的 Mac Pro 垃圾桶。先上一张目前的桌面,有点乱,手机拍的,实在不想拿相机出来怼。

这篇文章是用升级后的 RMBP 写的。

2 台机器都是丐中丐版本,12 年 RMBP 当年也算是一线强机了,8G 内存,独立显卡 GT650M 1G,I7 四核。而 Mac Pro 垃圾桶更是牛的一批,4 核志强,12G 内存双 D300 显卡交火。这几年里,两台机器带给我的是极其稳定的工作效率。苹果的机器在配置上从来不是最强的,但由于系统和生态层面的加持以及深度定制的硬件,在使用上确实算的上是民用级别里比较稳定的了。只要你不去瞎折腾,几乎不会出什么的大问题。

因为我从事视觉方面的工作,所以平时都是用苹果的机器干活,苹果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在兼容性。像 PR 这样的视频编辑软件,其软件本身在苹果机器上是一点问题没有的,但在工作中,其实更多的是运用视频插件,做视频后期的都知道,很多插件确实对苹果系统不友好。不过这种问题近几年正在逐渐改变,随着苹果机器和系统的越来越普及,很多插件厂商也开始重视起来了。

扯远了,说回机器。我的两台机器当年可是风光无限,然而放到今天,真的有点廉颇老矣。特别是在处理4K视频的渲染和后期调色的时候,确实感觉到有些跑不动了。在平面视觉工作中,垃圾桶倒还好,但是笔记本一旦打开10个以上大尺寸高分辨率的图片素材或者 3 个以上 400Mb 级别的 PSD,机器就会懵逼,甚至致命三连(发热=》风扇狂怼=》卡卡卡卡=》宕机)。

就在 16 英寸上架当天,我几乎立即就把高配版本放进了购物车。然而就在即将下单的那一刻,我的理智突然告诉我,要忍住,一定不能冲动消费,一定要看清自己的实际需求。

于是我冷静下来,仔细思考,我是不是真的必须要买新机器。

其实前面说的那种致命三连的情况,就我个人而言是非常极端和偶然的。对于高强度的工作,我基本都是在桌面级别上完成。家里有垃圾桶,公司有 iMac Pro。笔记本使用最多的,还是一些简单的平面设计工作,连接手绘屏进行绘图工作,一些文案的处理,和一些低强度的照片后期。笔记本的意义在于其移动性质,更多的是应急处理,以及在跟客户沟通时,用来案例展示。所以,16 英寸对于我来说,其实并不是那么必要。我大部分的工作,还是在桌面上完成。

想清楚了这一点,我就知道我应该做什么了。首先,自然就是默默删掉了苹果商店的购物袋。其次,就是制定一个比较清晰的升级计划。

我手头这台 RMBP,购于 13 年,已经陪我走过了 6 个年头,我和他并肩作战,拿下了许许多多的项目。期间,因为涂层脱落换过屏幕,当然也换过电池,糟心的电源更是因为连接处断线问题换过两次。但时至今日,他依然勤勤恳恳稳如老狗。

这台 12 年中的 15 英寸 RMBP,算是视网膜屏元祖,由于芯片、显卡和内存均焊死在主板上,所以唯一能够无痛升级的,就只有 SSD。而我最需要升级的,也就是 SSD,实在受够 256G 了。

由于这台机器只支持 SATA 协议的 SSD,所以目前市面上的 M.2 NVME 协议的 SSD 是没法用的。

在马爸爸家里找了一圈,锁定英特尔 540S 480G M.2 NGFF。

然而光有 SSD 还不行,因为苹果的 SSD 接口是专用的,市面上买来的 SSD 并不能直接往里怼。当然你要是家里有矿可以去买创见。。。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个转接卡,找马爸爸准备好需要的材料后,我们就开始拆机吧。

卸下 D 面的 10 颗螺丝(注意准备好拆机工具,苹果使用专用螺丝,普通螺丝刀这里无能)后,可以轻松拿下后盖,内部一览无遗。因为之前换电池换屏幕都是自己动手,所以这次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可以清楚看到,SSD 就在左侧电池上方。 这里记住,在拆卸 SSD 前,首先一定要断开电源 。我说的可不是外接电源,而是内部的电源排线!

断开电源后,通过卸下一颗螺丝,就可以轻松拔出 SSD 了。让我们看下苹果用的哪路货色~

可以看到,这块 256G 的 SSD 来自三星,3.3V 2.39A,属于低功耗 SATA 版本,苹果深度定制,速度在当年来说相当可以了。

接下来取出买到的转接卡和 SSD,先将转接卡插入机器卡口,然后再将 SSD 插入转接卡(这里如果有散热贴片,也可以在 SSD 背面贴上散热贴片),最后拧上螺丝,搞定。

盖上后盖,拧回10颗螺丝,把笔记本翻过来,掀开屏幕,注意别急着按电源键开机。

首先我们要重置下机器,不然苹果是不认新 SSD 的。

同时按住 cmd+R+P+ 电源键,看到屏幕连续闪过两次苹果标志,最后出现一个地球时,就可以松开了。

至于换下来的 SSD,有两条后路,一是咸鱼,二就是做成移动硬盘。

想要做成移动硬盘,直接买硬盘盒是不行的,还需要转接器。同样马爸爸上找配件。

通过转接器,可以将苹果的 SSD 转接成 SATA 接口的 SSD 硬盘,之后只要再弄个 SATA 的硬盘盒就可以啦。注意,普通的 M.2 NVME 硬盘盒是没法用的,原因前面说过了,苹果的SSD接口是特殊专用的。

至于换新之后的硬盘速度,我简单测试了下,读取大约在 650 左右,写入大约在 430 左右。对于 SATA 接口来说,其实不错了。

弄完了笔记本,接下来就是垃圾桶了。

首先同样需要知道应该升级什么,可以升级什么。一般来说,苹果机器大家升级最多的自然还是内存和硬盘,然而我查了下垃圾桶的架构以及内部结构,可更换 CPU,只要是 FCLGA2011 封装就行,嘿嘿嘿嘿嘿~

我这台 2013 年中的垃圾桶,当年买的最低配,四核至强 E5-1620V2,12G 内存,256SSD,双AMD FirePro D300 2G交火。以图形工作站的角度来说,马马虎虎吧。当年确实风光,但6年下来,也真心感觉有点年迈了。

苹果跟 WIN 不同,一旦你感觉你的机器年迈了,那他就真的是已经年迈了。当初买这台垃圾桶也是下了很大决心,2万多的银子花下去,怎么的也得给我撑个 10 年啊,才 6 年你可别想就这样退休(老子肯定要把你完全榨干的)。新一代 Mac Pro 虽然发售了,但是将近 5 万的起步价格,可不是光下下决心就能下得去手的,牙咬碎了都没用啊。

主要是家里领导那关根本过不去。。。6 年前买垃圾桶的时候,床头床尾不知道跪了多少次(自己可还记得6年前那篇文章里我用了多少次跪舔?),这回要再买新款拔丝器,估计磕膝盖都要跪碎了。。。要不得要不得。

升级三大件,内存、硬盘、CPU,首先是内存,标配的三根 4G 海力士黑条,太 low 了。64G 拉满。硬盘,标配的256SSD,太low,8T拉。。。。不满,先来个1T稳一稳吧。CPU,我查了下,最高可以到 E5-2697V2,拉满。

计划有了,找马爸爸。

经过双 11 一番奋战,配件一一来齐,于是开拆。

打开垃圾桶非常简单,在 IO 面板左侧有个锁扣,打开锁扣,就可以把垃圾桶上盖抽走,不需要拧任何螺丝。抽走上盖后,直接就能看到内存和 SSD,就可以无脑更换了。

垃圾桶是支持 NVME 协议的,但是却只支持 X3,并不能 X4,但没关系。SSD 我选用了浦科特的 1TB M9PEG,性价比较高,当然还有性价比更高的,但是我不敢用。

同样拧下一颗螺丝后,就可以更换 SSD 了,但是跟笔记本一样,苹果的接口是专用的,这里依旧需要转接卡。

SSD 的更换非常简单,这里就不多费口舌了,唯一要注意的是,转接卡一定要完全插进卡口里,因为有点紧。。所以要从两边慢慢往里推,千万不要用蛮力,一旦弄断了的话就。。。。。

接下来是内存,内存更加傻瓜,我都懒得上图了。

在买内存之前我做过一些功课,主要还是兼容性问题,其实只要是纯 ECC 1866 的服务器内存都可以用。但问题就是,苹果的机器会挑品牌,有些品牌他就是不认,你也没辙。垃圾桶本身原装用的是海力士的黑条,港行的机器也有用镁光的蓝条和三星的绿条,这三个品牌的内存条基本没什么问题。于是保险起见,我同时买了三星 4X16G 和海力士 4X16G,各 64G。最后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因为装上之后,2 条三星的不认,2 条海力士的不认,退之。

关于价格,两家店铺的价格其实都是老板虚标的,实际成交价格大概在 350 左右一条,确认收货后老板把多的钱返给我了。

最后是最麻烦的部分,更换 CPU。

由于 CPU 被安装在三角散热系统的内部,位于电源的背面。所以就需要将顶部风扇,底盖,以及电源模块分离,让我们一步步来。

首先通过卸掉顶部圆环周围的 5 颗螺丝,可以分离顶部的涡轮风扇。

可以看到,涡轮风扇里全是积灰,这里需要再卸掉风扇排线处卡口的两颗螺丝,才能断开排线,完全取下风扇。

再次卸掉底部圆环的5颗螺丝,就可以卸下底托,同样全是积灰。放在一边,待会来清理灰尘。

接下来,卸掉底部电路板上的两颗螺丝,同时拔掉连接两侧电路板的排线,就可以把底部这块电路板卸掉了。

这里要注意,拔这块电路板的时候,不能用蛮力,因为还有一处排线还连接着,一点一点来,要有耐心,蛮紧的。拔出以后,就可以卸下最后一处排线,从而卸下整个底部电路板。

接下来,再将垃圾桶倒转回正面,卸下两颗螺丝后,取出电源模块上方的蜂窝状防护盖,于是电源模块就完全展露出来了。

然后卸下电源模块连接贴片上的四颗螺丝,将电源模块从三角形散热器上分离出来。

电源模块+IO面板,几乎占了整个机器的大部分重量,巨重无比,沉甸甸一块铁坨坨。

取下电源模块后,承载 CPU 的主板就显露出来了。

不过现在还只能看见个背影,卸下固定电路板支架的四颗螺丝,取下主板电路。这里要注意,我这里还没有取下内存,这是错误的,其实在拆卸的最开始就务必要先取下内存,不然很容易损伤内存和插槽。

主板取下来了,将固定 CPU 的支架上的四颗螺丝也卸掉,就可以取下固定框体,卸掉CPU了。

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金属触点,整个主板其实很干净,因为是分体化设计,所以主板上除了 CPU 和内存插槽外,并没有多余的其他重要组件。

把卸下来的 CPU 清理干净,可以看到正是至强 E5-1620V2,四核 3.7,中规中矩的工作站芯片。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为垃圾桶换上他能承受的最强心脏。至强 E5-2697V2,12 核 2.7,可以数框框了。

最强的芯,自然要涂上最。。。难涂的硅脂,这个是之前装 WIN 游戏平台机器的时候剩下的一致信越,好用是好用,就是涂起来需要耐心,拿小刮片一点点刮均匀,薄薄的一层。

这里放一张垃圾桶拆散后的零件图,来自某F。好了,接下来就是再一件件的把零件按照拆解的顺序反着装回去,这里安装的过程我就不放图了,太懒。安装完成后,跟笔记本一样,也是要跑一遍小地球。

跑完小地球后,进入恢复模式,格式化新硬盘,上图可以看到,已经认出了浦科特 1TM9PEG。

同样,格式化硬盘后,可以选择用 U 盘全新安装系统,或者用时间机器恢复,因为更换了 CPU,所以这里我选择的是全新安装。安装过程直接略过,进入系统后,在关于本机里查看系统报告,可以看到,新 CPU 识别正确,12 个核心一个不少。

SSD 也正确识别,然后虽然这里显示的链接宽度是 X4,但实际上并达不到 X4 的速度,垃圾桶的最高链路其实只有X3。

这块浦科特的 SSD,正常情况下读取应该能到 3000 以上,写入应该在 2000 以上。而实际测试下来,只能到 1300 左右。当然这个数值比原装那块三星的,已经快上很多了,原来那块最高只能到 900。

接下来就是翻车环节,心想着既然换了三大件不如来跑个分,咦?怎么内存变成32G了?

这里就是我前面说过的,苹果对于硬件的兼容性非常的佛性,第一次我上的是 4 根 16G 的海力士黑条,挂掉2根。之后我换了 4 根 16G 的三星绿条,又挂了 2 根。于是,现在 2 黑 2 绿。嗯。。。。至少还是 64G 拉满的。

实际跑分大概在 29000 左右,懒得贴图了。

不舍得卖掉这台笔记本,完全是因为这盏会亮的logo灯

最后总结:

首先当然是大家最关心的配件价格:

1、M.2 NGFF SSD 转 2012 款 MacBook Pro retina A1398转接卡 12元

2、英特尔 540S 480G M.2 NGFF 2280 SATA SSD 310元 (卖家还送了3条散热硅胶条,挺好)

3、M.2 NVME SSD 转苹果2013-2016 年款 SSD 转接卡 12元

4、浦科特 1TB M9PEG M.2 NVME SSD 带散热片款 959元

5、2012 款 MacBook Pro retina SSD 转SATA3 转接卡 带SATA盘架 90元

6、绿联SATA2.5寸硬盘盒3.0CTOA款 69元

7、英特尔至强E5-2697V2 1020元

8、海力士+三星 ECC1866 16GX4 1400元(不兼容的4条,退了,所以这里多加10元邮费)1410元

9、垃圾桶原装拆下来的三星256SSD我在咸鱼出掉了,回血500元 。

总计花费:2862元-500元=2362元

其实说实话,我内心到现在也还是很想买新款 16 英寸的 RMBP。不过我始终还是舍不得卖掉这台元祖笔记本,就是因为这盏会亮的苹果 logo 灯,还有带磁吸属性的SAFE电源接口,真的非常经典。而垃圾桶被淘汰也是必然,因为他实在是最不像工作站的一台工作站。

从整个升级过程大家可以看到,垃圾桶虽然更换SSD和内存非常的方便,但是如果想要加一条SSD呢?不行!SSD最高只支持8TB,low!想要升级显卡?不行!low!内存最高只支持64G,low!升级CPU,你们也看到有多麻烦了!而对于一台工作站来说,最方便的,不就应该是升级吗?所以我们看到,新一代 MacPro 重新回归了组件模块化,这是必然。这次升级,也只是一次权宜。最终我肯定还是会换新款的 MacBook Pro,苹果的工作站如果是工作需要,改换我也是会去升级换代。只是,手上的这两台经典,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再发一发光,发一发热。

最后的最后需要感谢:米家螺丝刀实力支持,没有你,我连螺丝都拧不开。。。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2532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