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月亮也没有特别圆”,叶问的话道出多少海外华人的心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0
导读

李小龙传授外国徒弟功夫这个举动,就触了很多人的逆鳞,与其他人不得不与外国人打交道不同,李小龙是主动以功夫为媒介去做沟通,他将东方哲学、武学、传播学完美融合了起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打破壁垒消除偏见的…

引子:长跑了11年的“叶问系列”,终随着《叶问4:完结篇》的上映而落幕了。

这个落幕带着一丝悲怆——叶问的时代结束了;也带着更多的希望——李小龙的时代开始了。

片中,步入老年的甄子丹扮演同样步入老年的叶问老先生,他的武打动作少了些许从前的勇猛,多了几分从容与淡泊,性格举止已经与这个传奇人物融为了一体。

叶问系列的终章,泪点与打击感比前作更为震撼。上映11天,票房突破7亿,猫眼评分高达9.5,淘票票评分高达9.2,烂番茄媒体口碑90%,爆米花指数更是达到了96%,这是甄子丹以及整个制作团队交给观众最满意的答卷。

一代宗师身处海外遇困境

叶问系列经历了与各宗派切磋以及和日本人、英国人的对抗之后,身患癌症的叶问只身来到了美国。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叛逆的儿子找到学校,顺便见一下爱徒李小龙。

但这一次他面对的是整个海外华人群体与美国人的文化冲突。而他作为李小龙的师傅,因为爱徒传授外国人功夫而被唐人街的中华总会集体刁难。

以万宗华为首的武学大师们认为咏春一脉不能全权代表中国功夫,向“强敌”传授功夫更是坏了规矩,堪比叛徒。叶问必须约束李小龙的行为,才可拿到推荐信。

一番“文雅”的内功切磋之下,以圆桌玻璃爆裂而结束,大家不欢而散。

叶问以为还有其他办法……但中国人想要在美国读书,难于登天,除了唐人街的话事人万宗华会长,根本找不到其他的途径。

  • 唐人街在美国的发展史

唐人街,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人的聚居地,因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朝代,多年来的历史沉淀,无论海外华人还是外国人都早已习惯了将华人统称为唐人。当一个地方居住的华人多了,形成一定影响,这里就会被称为唐人街。

《叶问4》里的唐人街相当于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他们保留了最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如中秋晚会的舞狮子、古色古香的家具、各种中式建筑和店铺以及满街说着中文的故乡人……若不是在当地学习工作的年轻人连接着不同的文化纽带,身处唐人街几乎以为自己就在中国的某个地方。

他们时不时地受到欺凌,并且求告无门,只能抱团取暖,并从心底里排斥当地人。这就是为什么万宗华一众人非常反对叶问“功夫无国界”的观点。

现实中的唐人街是初代华工凝聚而成的心血,那些开发美国西海岸做基础建设的工人们,身处异国他乡无所依靠,他们聚在一起同舟共济、休戚与共,开设方便华工生活的小餐馆、洗衣店等等,经过几代人的发展才成为后来颇具规模的唐人街。

唐人街的意义不仅仅只是海外华人的聚集地,它是海外初代劳工拼搏的历史见证,更是代表中国人团结互助的精神符号,同时在历史变迁中,唐人街也逐渐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道窗口。

但起初,唐人街就像《叶问4》中所描述的一样,固守自封,竖着一层看不见的壁垒。

李小龙传授外国徒弟功夫这个举动,就触了很多人的逆鳞,与其他人不得不与外国人打交道不同,李小龙是主动以功夫为媒介去做沟通,他将东方哲学、武学、传播学完美融合了起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打破壁垒消除偏见的重要作用。

真正提升中国人的形象并不是“这个华裔很厉害”,而是首先想到“这是李小龙,他的中国功夫很厉害”。而他,是一代宗师叶问的徒弟。

片尾也给出了中国武术被收入美国军方教程等历史记录的花絮,这些都是海外华人成功打破文化壁垒的耀眼成就。

而如今很多地方的唐人街,俨然已成为了功能俱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城”,既保留了传统中国文化特色,也能与当地文化和谐相处、海纳百川。

叶问临走时留下一句“外国的月亮也没有特别圆”

影片中大部分场景都是以叶问为了拿推荐信遭遇的重重挫折而铺开,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拿到了万会长开具的推荐信,他却说了一句“外国的月亮也没有特别圆”,同时放弃了让孩子来国外读书的念头。

为什么要放弃?因为他在美国这些天见识到了太多误解和偏见,也从万会长女儿那里悟出了为人父母的道理。

  • 误解和偏见

叶问被万宗华拒绝开具推荐信时,已在美国扎稳脚跟的梁根曾自信满满的说,自己可以通过外国朋友拿到推荐信。

谁料他的“外国朋友”毫不客气的说:你之所以能够站在这里浪费我的宝贵时间,全是因为你运气好有个好老板。谁知道你介绍的人是不是来自中国的逃犯呢?

即便梁根介绍叶问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功夫大师”,也完全起不到作用。他们不知道功夫大师是什么,正如那位跆拳道高手哥连起初所认为的:不过是些花拳绣腿的伎俩。

也包括一位所谓高等学校的招生女老师想当然的觉得“中国功夫是类似于体操的表演形式”。

在李小龙还未将中国功夫推广开来之前,他们的确普遍对中国人持有偏见。

这其中与臭名昭著的《排 华 法 案》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于1882年制定的这个法案除了抹杀初代华工的贡献之外,还导致已经在海外定居的华人面临被孤立的局面:任何华人离开美国想要再次进入需要获得许可。并剥夺了在美华人的公民权。

他们很多人在美国已经成家立业,但又有一些亲朋好友还在中国。法案通过后,他们很难再有机会与家人重聚。

当地人普遍认为华人分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且在信仰上、生活上都无法“美国化”,这些都是法案制定的初衷,而依托于法案刻意抹黑中国人以及在肉体上进行侵害,都在《叶问4》中有所体现,现实中有过之而无不及。

尽管在2012年美国正式为这项法案表示“regret”,但长期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依然藏在各个角落里。

很显著的证明就是:

  • 好莱坞影视作品有意无意的在丑化中国人的形象

好莱坞早期的一些影视作品中,中国人的身影不少,但多是打酱油的角色。

一旦有所刻画,多体现出瘦弱、猥琐的形象。他们找不到愿意参演的中国人,便找来其他亚裔国家的人来扮演。

甚至干脆找一个带有东方面孔特征(小眼睛)的本土人来扮演中国人。如《陈查理在马戏团》就是美国演员约翰·哈森扮演中国人。尽管陈查理是少见的以正义形象示人的中国角色,他的身上仍然带着可笑的偏见——外出度假竟然带着12个孩子(严重曲解中国人多子多福的观念)!

如果说起初是真正的偏见,那么时间久了之后,这些偏见便成为了习惯。

“小眼睛、扁平的面部”这种脸谱化的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好莱坞选用中国角色的参照标准。

章子怡曾在较早前的采访中提到,好莱坞导演只会给中国演员一些浮于表面的角色,同咖位的薪酬他们也会比美国演员低很多。

  •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现实中尚且如此残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叶问4》里的万宗华也只能用忍字作为座右铭,甚至教导女儿面对霸凌也只能忍让。

几代人身处其中都没觉得有问题,只有局外人叶问察觉到了并打破了这个僵局。

“忍不下去的时候,就不要再忍了”,当女儿当众跪在外国人面前时,万宗华才终于领悟到叶问的那番话:“为什么不走出去主动和他们沟通呢?”

身在异国如同在他人屋檐下,他们一步一步的做出让步甚至成为习惯,却换不来任何认同,移民局想要来抓人只需要商量几句就能下命令了,嚣张的军官仅仅因为自己的跆拳道教练被打了,就可以直接上门侮辱……不打破固有的偏见,就仍然是被动挨打的局面。

  • 虚实交互,引出真实的故事

片中叶问来去匆匆,通过推荐信的引子带出了这些真实存在过的偏见——“无处不在的霸凌”、“忍辱负重的海外华人”。

他的点拨如同燃起了一个火种,虽现实中叶问并没有去过美国,但他的徒弟李小龙通过传播武学理念逐步改变洋人对华人群体的偏见,却是真实的历史记载。

这枚火种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已成燎原之势,中西文化的隔阂愈来愈少。

导演叶伟信:人怎么可能不爱自己的国家?

叶问其实本身是个很低调、没有多少故事的人,要拍摄这个系列并且有一个完美的终章,才考虑加入了叶问徒弟李小龙的部分作为传承过渡,而甄子丹扮演的叶问无疑就承载着片中未过多刻画的李小龙之武学精神。

毕竟主角是叶问,而不是李小龙。

叶伟信早就考虑过把叶问的故事搬到美国一定会遭受到质疑,但叶师傅“该打的都打过了”,下一步该去打一下“不公平之事”。借助一个真实人物、一段虚构的行程,去展现一段真实的历史,虚实交互。

“那些歧视是真实的……是非常厉害的,那我为什么不把这些真实历史放到电影中呢?”叶伟信在访谈中说。

他的创作初衷就是围绕着“外国的月亮也没有特别圆”而起,把那些历史通过叶问的美国之行还原出来。

当回应为什么叶问总是能打赢的时候,叶伟信说,人总是需要正能量的,但我也不敢说他能打赢泰森。

事实上,在《叶问4:完结篇》里身患重病的叶问打得也格外艰难,几乎都是险胜。尤其是那些老师傅们,在绝对力量面前很快就败下阵来——中国武师并非年纪越大功力就越高深。

面对人高马大的西方人,他们无法比拼得过肌肉力量。

这不仅是中西武学的碰撞,更是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碰撞。所以才有了李小龙融合各派武学和现代搏击自创的截拳道,把中国功夫发扬光大的后续。

“人怎么可能不爱自己的国家!”叶伟信说。叶问不是超级英雄,他也会生病,故事的末尾他因为头颈癌去世,“我从未想过要去故意把他英雄化……但即便是看场足球,我们也希望中国人赢对吧!”

叶问的时代,甚至李小龙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以李小龙为首的功夫大师们开设武馆的举动曾快速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展,在促进文化认同上做出的努力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

尽管至如今偏见仍没有消失殆尽,但中国国力日益强大,我们已不需低头忍让。

而曾经让国人趋之若鹜的移民热潮也早已褪去,国家强大、国人自强自信,移民当然不再是首选,甚至很多在国外学习的技术人才都纷纷归来报效祖国,毕竟,哪里的月亮能比家乡的更圆呢?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