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清朝第五位皇帝,与康熙帝一样勤于政事.生平立下了许多的功劳。
雍正在位13年,“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对清朝机制和吏治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在雍正七年(1729年)在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为了提高军务效率,在离养心殿百步之遥的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更是铸就了沿袭至清末的帝后独揽军政要务的集权模式。
1735年10月8日,清朝雍正皇享年58岁驾崩。对于雍正死亡的原因,各界众说纷坛。奇怪的是,一般会有清楚记录的史书也找不到谜题的答案。有一说认为雍正帝“是中风死去的,民间传说被吕四娘杀死,还砍走了头,因此,在安葬雍正时,只好铸造了一颗金头。还有说是被宫女太监缢死的。除此之外,许多学者猜测是被丹药毒死的。
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的一片丘陵地。当时清代建筑学家和风水学家巧妙地利用了天然的山川河流。他们把形态端庄的元宝山作为泰陵的朝山,永宁山为泰陵的靠山,永宁山是太行山余脉,主峰突起耸人云端,饶有插天之势,屏立于陵寝之后。大红门两侧的东西华盖山已恰似陵区两扇大门,烟云在山腰缭绕,颇有渡云之险。并在陵寝内外栽植了数以万计的松树。
历史上便有多名皇帝的陵墓被盗,比如康熙、乾隆、光绪、慈禧等人。而雍正的泰陵最为引人注目,谁都想看看雍正是不是金头入葬,是不是被刺杀而死。泰陵地宫也一直被认为早就被盗。因为在泰陵宝顶上发现有一个盗洞。
1980年4月,专家们决定对雍正泰陵地宫进行清理发掘。但是当专家顺着2米的盗洞往下挖的时候,发现泰陵地宫上厚厚的夯土层并没有被人破坏过的痕迹————那就意味着,雍正的墓根本没有被人盗过。
在场的人大为震惊,专家更是说:“大家赶紧离开!用水泥把洞口封死!”
根据当时国家所颁布的规定:不主动发掘未被破坏帝王陵寝。领队的考古专家立即将此情况报告给了国家文物局的领导,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当时参与发掘清理泰陵的众位考古专家,将盗洞掩埋好后,立刻撤离了考古工地。
因此到今天为止,雍正帝的泰陵仍没有打开,雍正金头之迷及他真正的死因也没有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