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的爱情,却来自第三段婚姻_给朋友妻子写了200多封情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86
导读

有网友说,看了范曾“蚯蚓体”的书法,再看看比他小7岁的林岫的书法,就知道为什么范曾只能成为画家,而成不了书法家的原因了。没想到在范曾人生最艰难的时候,边宝华又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了,不仅鼓励和支持他,还抛开世俗的…

陈洪标 | 文【全文共 2735 个字,18张图片】

国画大师的爱情,却来自第三段婚姻:给朋友的妻子写了200多封情书!

都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又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两句话放在一起,要说多别扭就有多别扭。没有爱情还结婚,没错,是不道德,但是有爱情结婚就道德吗?也不见得,原本好好的爱情,因结婚而被活活埋葬,是不是更不道德,简直是犯罪。

所以,有人说爱情是脆弱的,它是不是短命鬼,和婚姻无关,并不是因为婚姻而消亡,和爱情本身的健康程度有关。比如经过千锤百炼的爱情,活得就比较长久,哪怕在万人唾弃之下,依然开花结果。比如这位国画大师的爱情,在经历了三次婚姻,才姗姗来迟,为此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始了他的夺人之爱。

▲国画《宝莲灯》局部。

这位国画大师名叫范曾,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已出版著作160余种。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加拿大等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号称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范曾的书法。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书法家林岫。有网友说,看了范曾“蚯蚓体”的书法,再看看比他小7岁的林岫的书法,就知道为什么范曾只能成为画家,而成不了书法家的原因了。因为两人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李敖对范曾的书法是这样评价的:他的字,做作讨厌,帐房的毛笔字而已。

▲李敖。

林岫擅长行草,她的作品除了参加国内重大书法展外,还参加了“日中代表书法家作品展”“国际书法交流展”“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日本书道20家·中国书法20家作品联展”等重大国际书法展,名扬海外。她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还是一位诗人。

▲林岫的书法。

两人结缘于南通。林岫是浙江绍兴人,但从小在江苏南通外公家长大,读书也是在南通。一九六二年考入在天津的南开大学。当时,已经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的范曾,分配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随沈从文编绘中国历代服饰资料。他们的相识,据说和范曾的父亲有关,他是南通中学的语文教师,而林岫就是他的学生。

▲林岫的书法。

他们一个学国画,一个学书法,意趣相投,志同道合,在旁人眼里也是很般配的,应该过着琴瑟和谐的美好生活,但是,从相识到结婚,再到分手,只用了五年时间。范曾对这段婚姻的总结,是这样说的:“在23岁之前,我不曾和任何一位女性幽会。我为第一次婚姻耗时五年之久,一无所获,最可贵的燃料烧尽之后,剩下了痛苦的灰烬。”

▲林岫的书法。

对他们的分手,民间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种说法,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两人为划清界限而离开;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范曾爱上了大自己两岁的大学同学。因为两人对此,都闭口缄言,至今也不知道当时分手真正的原因。

▲边宝华画作。

这个大学同学叫边宝华,一九六二年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与范曾同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擅长工笔画。在大学里,边宝华对范曾就有好感,因范曾恃才傲物,看不上她,还将她比喻为中央美院的“萝卜白薯”。没想到在范曾人生最艰难的时候,边宝华又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了,不仅鼓励和支持他,还抛开世俗的观念,嫁给了他,成了范曾的第二任妻子。婚后生下一个女儿。

▲边宝华书法。

但是,这段婚姻在范曾的心中,比第一段婚姻更不如,至少前者还有年轻时的爱情,但是后者只有“感恩”,当年看不上现在还是看不上。不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维持了将近20年。这期间,范曾为边宝华创作了大量作品,两人还合作创作了不少作品。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最后两人还是分手了。因为范曾觉得真正可以让自己他爱到白头的爱情,来临了。

▲范曾和边宝华合作的画作《宝莲灯》。

不过,这爱情也太猛烈了!说起来,让人都不敢相信,范曾竟然爱上了朋友的妻子。所以,被他称为真正的“爱情”的这段感情,在旁人眼里是夺人之妻的“奸情”,而且是朋友之妻子。尽管范曾为这场所谓的爱情写了二百多封情书,真情可鉴,感人肺腑,但依然无法改变大家对他的看法。“朋友之妻不可欺”,他不但欺了,还夺人之爱。这也是让人诟病的地方。

▲范曾和边宝华合作的画作。

这个朋友的妻子叫张桂云,范曾给她改名为楠莉。她并非是什么才女,也不懂书画,只是朋友的妻子。范曾在自传体《范曾自述》中说,他和“楠莉”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中认识的,迅速倾倒于她的美貌:“我第一次见到楠莉,那清澈如潭的双眸,便是我全部生命的归宿,那是我暴烈性格的最佳栖止之所,一如人生沙漠中一泓沁人心脾的泉水;这情爱之来,是心灵深处最猛烈而神奇的狂飙般的‘刹那’。”

而另一种说法,范曾早就认识这个女人,而且是在她家中认识的,因为她是范曾朋友须先生的妻子。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初,范曾在历史博物馆工作与在文化部宣传队做演员的须先生相识,并对须先生以兄长相称。当时的范曾一文不名,生活窘迫,在故宫旁边一个仓库里栖身,须先生不时给他一些衣服。一九七一年,范曾与须先生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当年夏天,两人休假回京,须先生邀请范曾到家里吃饭,从而认识了须先生的妻子张桂云。

▲1984年范曾和楠莉在天津水上公园。

范曾对这次“改变了人生”的“穷愁雅集”的“惊艳”,是这么写的:“她身着一件雪白的连衣裙,两条辫子乌黑油亮,其素雅用得上‘春梅绽雪、秋蕙披霜’八个字,而神韵清远、寂然凝虑。”在范曾眼里“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张桂云,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不管范曾和张桂云是怎么认识的,但有三点是可以确定的:一是因须先生常去外地演出或拍戏,范曾就趁机与张桂云约会。二是他为对方写了二百多封信。三是当时范曾同边宝华还没有离婚。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九七七年,39岁的范曾因结肠息肉住进医院,须先生与妻子每星期都去探望,一直到范曾康复出院。关于这段时间,范曾自己是这样写的:“那时,楠莉每次来医院,我真的会康复不少。生命和爱情是奇妙的孪生姐妹。春天到来使人年轻,而楠莉却在呼唤我内心的春天。”多年之后,须先生才得知范曾在住院期间,就开始勾引自己的妻子。

一九九零年十一月,范曾公开发表声明:“我既爱江山,也爱美人,我愿与相爱二十年的楠莉,共赴天涯。”这份声明因为他们的爱情而轰动海内外,但也从中再次证实了,范曾与张桂云相爱20年,从一九七零年就开始了。当时,张桂云31岁,距离她与丈夫须先生离婚还有十八年之久,而范曾与边宝华还是在一起生活的法定夫妻。

▲范曾国画作品。

一九九三年六月二十七日,携楠莉出国数年的范曾,在巴黎召开记者会,发表“归国声明”。同年十一月十三日,在巴黎与楠莉结婚。总算为这场沸沸扬扬的情感画上了一个句号。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