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该告别“精神控制”式培训|新京报快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25
导读

不得不说,现在的很多企业,在培训员工方面有一个误区,认为一旦披上传统文或者国学的外衣就高大上了。员工的责任只是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至于员工平日里怎么学习、读什么书、发展什么兴趣爱好,都只是员工自己的事情…

企业培训,还是应多着眼于具体业务,至于“感恩”“灵魂”“心灵”这些虚浮大词,还是少念叨得好。

▲企业家们集体诵读。图片来自致良知四合院官网

文 | 与归

媒体采访到的一位“被培训”员工讲述,每天早晨八点半,自己和同事们就会被要求在公司中列队诵读,“读书必须站直,双手举书,且书和眼睛是平视的”。对此,公司解释是利用上班前的一点时间“净化员工心灵”。而为了保证这所谓的“早读”严格执行,公司又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迟到者罚款。

不得不说,现在的很多企业,在培训员工方面有一个误区,认为一旦披上传统文或者国学的外衣就高大上了。但不少时候他们与宣扬“三从四德”的女德班没有什么区别,而这显然是糟粕。

就“致良知”而言,报道里有一些细节让人啼笑皆非。如有中医大师说自己曾遇到两个相同癌症的患者,服用相同的中药,“学致良知的痊愈了,没学的就不幸离世了。”如此浮夸,即使王阳明点头,恐怕医学界的同仁们也难以认同。再如要求学员“面王阳明画像思过”,把自己的“恶念”写下来烧掉,这又恐怕是形式主义和迷信的奇葩组合。还有,致良知大搞女德规训,宣称女人要放弃事业,回归家庭,更好地照顾家中男性,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其价值观无非是表达女性应该完全服从男性,这又何其荒唐!

企业培训,还是应多着眼于具体业务,至于“感恩”“灵魂”“心灵”这些虚浮大词,还是少念叨得好。如果真有这份精力和财力,倒不如多思虑员工的福利,为他们打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作用在企业效益上。

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不是通过强制员工参加指定的培训、学习特定知识得来的,而是从上到下以身作则的示范,在日常的工作中耳濡目染得来的。企业家的气质,往往决定了一家企业的文化气质。所以,一些企业如果真的想打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倒不如多在领导层面下工夫,而不是去过分约束员工。

一些企业,不应总想着通过“精神洗脑”来控制员工。员工的责任只是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至于员工平日里怎么学习、读什么书、发展什么兴趣爱好,都只是员工自己的事情。公司可以倡导学习,但是发展成强制性的统一安排,甚至不学就处罚,就明显属于越界,也不利于打造健康的企业文化。

总之,一家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企业,不要老是想着通过异化圣贤或者怪力乱神那里培训员工,有这个时间,有被邪门歪道洗脑的工夫,还不如通过加强具体的业务培训,增强员工真正的认同感,让企业走得更远。

□与归(媒体人)

编辑:新吾 校对:付春愔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2903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