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发生在亚洲和欧洲战场。二战爆发以后,美国迟迟没有表态参与战争,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美国才正式宣布参战。那么,二战爆发后美国为何迟迟不参战呢?
铭苏先生认为,美国当时没有参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美国刚从大萧条中恢复,不想参战。
1929年至1933年发源于美国的大萧条席卷全球,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创,美国到处是失业、破产、倒闭、暴跌,到处可见美国的痛苦、恐惧和绝望,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大萧条之际上台,实行罗斯福新政,试图重振美国的经济,恢复社会生产秩序。
二战爆发后,美国经济刚从大萧条中恢复过来,这个时期的美国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不想参与亚洲和欧洲的战事,以免使刚恢复的经济重新遭到战争的影响。美国当局为了避免卷入战争,奉行孤立主义,这样可以在战争中独善其身。
二、美国奉行孤立主义,不想卷入战争。
在欧洲和亚洲都爆发战争以后,美国孤立主义盛行。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旨在使美国保持中立的皮特曼决议案,该决议案规定:战争时期禁止美国输出武器装备和信贷,而有效期为两年的"现购自运"条款则授权总统要求在美国购买非军事物资的交战国付现金并用本国船只装运。
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立法无异是对德日侵略扩张的默许和纵容,这个时期美国虽然没有参战,但是美国通过向交战国出售军需物资赚取巨额利润,这也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生产规模的扩大。美国从向交战双方出售各类物资尝到了甜头,却一直未明确表态参战。
三、美国一直在观望,看参加哪方对自己有利。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远离战事频发的亚洲和欧洲地区,这使美国的地缘环境非常安全。美国的邻国实力都弱于美国,无法对美国构成直接的威胁,其他国家要想进攻美国本土,需要跨越上千公里的海洋,美国可以进行防御和拦截,所以要想进攻美国本土确实非常困难。
由于二战对美国本土没有直接的威胁,所以二战爆发以后,美国一直在坐山观虎斗,不想过早参与战争。在美国对欧洲的战略中,美国不想使欧洲任何一方过于强大,这也是美国的欧洲均衡战略。在英德战争爆发以后,美国不想容忍德国占领整个欧洲,所以在法国陷落之后,美国向英国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
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参议院对于是否参战问题还是争论不止。1941年6月,参议员哈里·杜鲁门在美国参议院发表讲话说:“如果我们看到德国将要赢得战争,我们应该帮助俄国。如果俄国将要赢得战争,我们应该帮助德国,以这种方式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互相残杀。”另一派则认为,如果苏联一旦陷落,德国就会拥有丰富资源,再也难以被打败。最终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决定支持苏联抗战。1941年7月罗斯福发表讲话,谴责德国暴行的同时表示要对苏联进行积极的援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和英国向日本宣战。次日,德国和意大利则向美国宣战,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在欧洲大力援助苏联,但是美国却迟迟不在西欧开辟战场,自然是让苏联和德国先进性厮杀,待两败俱伤以后美国再来收拾残局,这也是西方国家有意让苏联去夺取柏林的重要原因。
美国的参战无疑改变了二战的战场格局,加速了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溃败,但是美国也凭借二战一跃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同苏联主导了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美国在二战中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