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机械 » 正文

我折腾的便携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80
导读

Lx100m2,出于对便携机+焦段覆盖的需求(焦段需求是此后折腾的一大目标),还有对 x100f 画质略微的不满意,去松下展示厅看 gx9,结果种草了 lx100m2。单机…

有娃后对相机的便携性有了很高的要求,既要小,直出色彩得要好(带娃哪有时间调色),对焦还要追得上(听说过光速娃的说法么)。 在手中稳定 a9 系统和富士系统基础上,不断折腾随身便携的搭配,回头看,发现已经过手了市面上大多数有代表性的便携机。

今天特地写个帖子总结下,也给想要入手便携机的朋友些经验,少走弯路哈便携嘛,好歹能放进冬天大衣口袋。最早入手的是富士 x100t,此后先后折腾过:

  • X 70
  • Rx100m5
  • Rx1r2
  • X 100f
  • Lx 100m2gf10+20/1.7+35100mini+42.5/1.7
  • M50+22饼
  • GR 2
  • Q
  • Q2
  • G7x3
  • GR 3
  • Xt 30+27/2.8

还有手机:

  • P20 Pro
  • P30
  • iPhone 11 ProMax

q/q2 其实有点大了,但毕竟是一体机。

更勉强点用过的:

  • xpro2
  • xt3
  • xt30
  • gx85
  • em1m2
  • 6500
  • a9
  • rx10m4

都是带点便携向的微单。

先说富士 x100t,第一个微单,给我打开了一个大门,这么小的机器画质居然这么好。对,我觉得画质好,100%看分辨率高,比我当时的 d610/d750 锐多了,近摄球差也不是个事。当然,这不排除用的单反镜头不够好的缘故。后来到了 x100f 就感觉画质是弱了,可能镜头撑不去两千多万像素吧。总之,x100t 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微单的画质还有富士的色彩,引领我后来一发布就入了xpro2。但室内暗光对焦捉急,加上要为 xpro2 买镜头,就给出了。

X70,两进两出。色彩画质和富士同代机型基本一致。问题是这么小的便携机,仍少不了两手操作,尤其是镜头盖的设计。对焦一般

黑卡5,便携没得说,光圈也够大,对焦视频也比较好。出掉嘛除了喜新厌旧,还有就是夜晚室内噪点多(一寸底无解),视频防抖差。样片不够m43凑…

Rx1r2,像素高,高感强,色彩比其他索尼机器好,没那么黄绿偏,焦外柔堪称玩过器材里的第一梯队。镜头可能喂不饱 4000w 像素,百分百看锐度不高,但像素这么高,平常看不会觉得肉。慢,菜单操作慢,对焦也略慢。快门限制最不爽了,阳光下就不好全开了。这台机子用了挺久,后来某次去水族馆感受到对焦上的不足。于是将35焦段分成两个方案实现,一个是 a9 转接佳能 35L2,另外一个是x100f。

X100f,画质不如 x100t,应该是像素太高镜头喂不饱吧。对焦还是比 rx1r2 好一些的。色彩真的好。图片导入手机后,也就调调对比度就够了。同时焦外也很好(是的,就这么个虚化不强的 apsc 小广角,我还看焦外。。。),为此把 xf23f2 给出了,虽然对焦更快,但焦外硬。这台机子没用太久,但真的拍了许多照片。

Lx100m2,出于对便携机+焦段覆盖的需求(焦段需求是此后折腾的一大目标),还有对 x100f 画质略微的不满意,去松下展示厅看 gx9,结果种草了 lx100m2。复古机身确实好看,稍微大了点,达不到卡片机的便携度。画质锐度不错,但毕竟像素低,cmos 还有裁切。新的黑白模式确实不错,但相对的人像和标准模式的色彩略苍白,对比富士还是不够。直出不够讨喜,焦段不够长(嗯,这时候开始种草黑卡 67),于是有了下一个组合。

gf10+20/1.7+35100mini+42.5/1.7+1232+42.5/1.2+56/1.4。Gf10 搭套头 1232 真的好小,比 lx100 还小。最开始考虑这个组合就是因为 35100mini,焦段足对焦快。20 饼入手没几天就出了,对焦太慢,有拍娃需求受不了。以前玩gx85 和 em1m2 时用过 42.5f1.2,印象非常好。对焦快,焦外柔,虽然有点旋焦也是个特点。虽然知道搭配 gf 10 太大,还是执意买来用了用,果然忍不了多久就出了。转而入了适马 56,各种缺货后终于买到,但对焦太慢,抓拍成功率低,又出掉了。最后入手 42.5f1.7,大小满意,祖传 dfd 对焦满意。单机搭配还是不够小,而且色彩比 lx100m2 差,直出不满意,画质不够,视频也没对焦,最后还是卖了。

这期间还玩过 m50 系统,搭配 22 饼还真是不错,轻便、画质、焦外也不错。转接 55250 也够长。不过追焦连拍真不行,快门有时滞的感觉。后来出掉凑钱上徕卡 q 了。

G7x3,看说出了新固件改善视频对焦后就买了,需要一台视频好的机器啊。嗯,肤色是真的好,视频防抖也够稳。视频对焦还是略不稳定,经常抽。买来一段时间,发现出门总是不喜欢带 g7x3,而是喜欢 gr2,好吧,你的视频功能用得少,那就用手机代替吧,实在不行,还可以考虑 g7x2。

手机。。。画质还是略比不过一寸底,但视频强啊,不论华为还是 iPhone,防抖效果都很好。尤其开发了nomo、1998cam 等 app,直接拍出来色彩就很好了。偶尔用下长焦效果也不错。

Gr2,最初是看 b 站上一个对比 g r和 x100f 的视频,种草了 g r的正片模式。其实早在第一次进 x70 前,在 mobile 01看了 gr2 和 x70 的对比,结论是对焦和肤色都是 x70 好,这才买了 x70。没想到 gr2 正片模式的色彩这么有特色,当然,这色彩容易走极端,在合适的环境下非常出彩。稍暗点容易黄,降饱和后普通场景又有点泛白,总的来说是个胶片日式风格。另外就是单手操作非常友好,真正的随身拍。

Gr3,相对 gr 2 几乎是一台全新机子。比 gr 2 短了些,手感和按键不如 2。画质好了许多,还防抖,只有对焦时才能找到共通点。gr 3 在固件 1.3 时,暗光对焦速度还不如 gr 2(快速对焦打开),在此之前的固件则没那么明显。正片的色彩取向与 gr 2 完全不同,3 更德味,徕卡味。

徕卡q,当初买 rx1r2 前对比了许久,终于还是拔草了。整体做工好,艺术品般,复古好看;整体快,不论菜单还是对焦,连拍也不错。焦外不如 rx1r2。色彩还不如 gr3 有德味,直出有点偏绿。特点不明显,用了一段时间后考虑出掉,换 a7r3 或 r4。但偶然一天,晚上去外滩,发现暗光下色调特好看,虽然噪点比 a9 多,但特有味道。

Q2,器材玩了这么多,居然没有高像素机器,既然 q 有特点打算留下来了,就索性升级到了 q2,感觉…好像就像素升高了,其他变化不明显。画质真的好,锐。

Xt30,+27f2.8。之前一直用的 xPro 2,出了xt 3 后马上换上,对焦进步。机器多了之后 xt 3 也不太带了,毕竟还是大。最近考虑到 xt 3 的视频功能我也用不上,换成了 xt30,搭配 27 饼,大小跟 x100f 差不太多,但对焦可是好了许多。27 用的不多,就用一组杂片结尾吧

以上就是大致折腾过的便携器材啦,富士GR 基本直出,徕卡略微调整曝光对比,其他多数有调色。

目前手上拿着 gr3 q2 xt30 a9 rx10m4 还有若干镜头,然后还惦记着黑卡7,希望啥时候能下定决心除除草……,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