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让姥姥带孩子!”32岁妈妈的悔恨一夜刷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31
导读

从来都是我们背着行囊离开她的视线,直到有一天自己也做了妈妈,才明白了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她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人这辈子,但凡有妈妈在,但凡能叫声妈,就还是有人疼的孩子。 过年回家,进门能叫一声“妈…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3个小故事:

01

一天下午,办公室一位同事给老公打电话“求救”,因为要加班不能按时去学校接孩子。

但是那天老公转给她100块,说这是给她打车接孩子的钱,他也很忙。

同事气到哭,但也没办法,去跟领导请假,然后去接孩子。

那天晚上我问她怎么样了,她说没事,就是有点想妈妈了:

“以前来不及接孩子,都是给妈妈打个电话,就不用操心了。

可是去年妈妈过世了,那种踏实的感觉再也没有了,再也听不见电话那头,妈妈乐呵地说:

放心吧!闺女……”

02

有一部关于《姥姥》的纪录片,第一集叫时代,第二集叫真相。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家庭里,姥姥承担起了带娃的责任。

然而姥姥带娃的真相却是那么残酷,尤其是那些背井离乡来到陌生城市为女儿带娃的老人:要哄得孙子开心,还得让女儿顺心。

有一位姥姥接受采访的时候抱怨自己的女儿、女婿:

“自己跑来帮女儿带娃,女婿却从来不叫自己妈,女儿也常常嫌自己唠叨。”
后来想开了,咱默默无闻,做无名英雄就好了。
到老了,你还指望她(女儿)啥呢?”

既然又苦又累,还这么憋屈,为什么还要呆在这里呢?姥姥们说出了真心话:

“谁不为,也得为我姑娘不是?”

@《姥姥》

03

“姥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南方叫外婆、阿婆、阿嬷……北方叫姥姥、姥娘……在方言里的叫法更是千差万别。

但是她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就是我们的妈妈。

宝妈@小小小小小青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