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Faye刚出道时候的样子,刚进入这篇帖子,你所看到的就是。当年看到这个小姑娘,谁会想得到她在十年以后会挑起歌坛半边天,又几乎独自一人与“天王”辈出的男子歌坛并立十几年。恐怕因为她是模仿曾经的流行天后邓丽君起家的,走出来就接受了倍受瞩目这一宿命。也许对于一个刚出道的女孩来说,对星途的幻想是多彩的,如果知道能够成为“天后”当然是喜不自胜,但是她又怎么会想到,20多年后的今天,做“天后”做得连安安静静生孩子、坐月子、相夫教子的权利也没了?看看那人山人海挤破头的记者们,看看那些千呼万唤赶着Faye复出的“网络名嘴”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孜孜不倦地骚扰着王菲,why?理由很简单,Faye啊Faye,走了你,我们听谁唱歌去?
华语歌坛曾经有过很多可以用“伟大”一词来形容的歌手,男歌手中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并立的“几大天王”,女歌手也曾百“声”竞艳,如邓丽君、梅艳芳、蔡琴、齐豫,她们都足以被冠以“天后”之名,而90年代中段开始,随着彭羚等实力女歌手屈服于市场走势的变化败阵,歌坛堪当“天后”之名的,仅剩下王菲一人。
眼下的歌坛,可爱的、诡异的、妩媚性感火爆的,应有尽有,千姿百态,可是真正提到会唱歌的,谁?只有王菲。
“我会唱歌,这个我知道,所以对于金曲奖评委对我的肯定,我也给予充分的肯定。”
—— 王菲,台湾东风卫视第15届金曲奖颁奖典礼
这句话Faye说来获得的评价基本上归于“不卑不亢”,但这十年来,放给别人说了它,就是狂妄,就是不自量力。从小S范范到金牌主持人陶子到同为金曲歌后的Yanzi,齐刷刷哪一个不是王菲的“超级歌迷”?Faye有理由这么“狂”,因为已经找不到第二个女歌手可以挑战她的地位了,正如学友一坐“歌神”宝座十年,无人可丝毫撼动其地位。尤记香港某年新春歌会,学友携手Faye在小型交响乐团的伴奏下,互唱经典,台下不论歌手还是歌迷,万众仰望——即使是今天,《将爱》也许卖得没有《星空游乐园》好,但是没有人敢否认王菲唱得比自己的百万白金唱片要好。
虽然学友的渐退并没有引起太多年轻人的注意力,但是在香港乐坛渐渐沦落的今天,眼热周董唱片大卖的香港唱片商们,哪一个没在怀念当年学友唱片张张大卖的好日子?如今市场打击盗版力度加大、歌迷的购买力大幅上升和正版唱片宣传加强(尤其区别在大路市场)的好条件如果加在当年《吻别》等经典唱片上,哪一张都可能卖到天文数字。学友当年的歌迷群“猎杀”几乎每一个年龄层,那应该不是只有年轻人为之疯狂的周董可比的。
虽然如此,学友之后,华语歌坛仍有台湾R&B三杰挑起市场。Jay虽倍受争议,要把他唱的歌唱好也不是泛泛的人可以做到的。David陶喆唱功勿庸置疑是华语R&B第一人,而Leehom“十年磨一剑”,正以“华语天王”为目标稳步成长,已经初露“大帅之风”。香港方面,也有Eason(也是学友的超级歌迷)支撑着颜面,虽然管不住偶尔闹点事,但是仍然实力强劲。
但女歌手方面呢?除了“庄家”轮流坐的“混乱”之外,竟然让以玉女出道,后转投性感辣舞路线的Jolin独占排行榜首良久;Yanzi若隐若现,与另一金曲歌后莫文蔚一样仍是以特色致胜为主,所谓“唱功不乏缺陷”,今年金曲奖上Yanzi的演唱并不值得称道;而新晋金曲歌后Taiya为代表的创作才女方阵,在“歌舞女”们和“可爱宝宝”们之外特立独行,陈绮贞、Penny包括一直红不起来但是却有相当受众的江美琪,她们吸引人的更多是才气而不是演唱,原创音乐的性格掩盖了她们作为歌曲演绎者的角色。
张惠妹?因为一度真的很红,所以挑出来讲。首先,“岛内岛外”人气天差地别,所谓“天后”,与5566的“天团”之名同,很多时候并不入大陆音乐市场的法眼,其中特殊原因尚不考,唱腔单一也难成大器;何况,已经将近过气了,连台湾都把她当“神位”供起来挂着了,别的地儿更别提了。类似的还有往国际歌坛求发展的coco李玟——在演唱比赛中,唱王菲的歌是自杀,因为极难唱好,唱Amei和Coco的歌也是自杀,因为听到耳朵都烂了,这不,超女都禁了(笑谈,不说明什么……)。
1985年《风从哪里来》(国语)
女歌手,放眼华语歌坛成千上万,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再想到的,依然是去骚扰安退家中的王菲,而再没有别的可以被赋予重任成为接班人的新人,如此的无可奈何,再反映出如此的凋零,无疑是华语歌坛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