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二维码,预约付费看报告全搞定!深圳电子健康码发码量超千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50
导读

深圳是中国最早实现预约挂号的城市,2009年至2010 年,深圳开始开展预约挂号建设工作,2011年,深圳市建立统一管理平台,在全市公立医院开展预约挂号工作,利用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推行实名制预约挂号,逐步…

南都讯 记者李榕 12月26日至27日,以“构建健康共同体,赋能先行示范区”为主题的2019深圳市卫生健康信息学术会议在深圳召开。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深圳统一预约挂号平台累计服务用户1亿人次,电子健康码发码一年来,深圳发码量超过1163万张。

服务1亿人次!深圳公立医院预约比达8成

在全民健康信息化道路上,深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深圳是中国最早实现预约挂号的城市,2009年至2010 年,深圳开始开展预约挂号建设工作,2011年,深圳市建立统一管理平台,在全市公立医院开展预约挂号工作,利用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推行实名制预约挂号,逐步规范预约挂号服务管理,提高预约挂号服务能力。截至目前,深圳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累积服务用户1亿人次,公立医院的预约比达80%,市属医院达到95%以上,相比2017年8月底,公立医院预约比提高将近 30%,市属医院预约比提高12%,这意味着,深圳市民基本能接受预约挂号这一模式。

2018年年底,深圳全民健康信息化又往前迈一大步。依托深圳健康网和健康深圳APP,深圳在广东省率先发布“全国电子健康码”。电子健康码是由国家卫健委统一规划设计的医疗健康服务卡,关联市民的个人信息、身份证、社保卡等信息,并以“二维码”的形式存在市民的手机里,成为一张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健康身份证”。市民只要打开手机亮出二维码,从预约、挂号、看诊到检查检验、付费、取药、看报告,都能刷码搞定。时隔一年,电子健康卡(码)在全市所有社康中心和45家公立医院开展应用,发码量超过1163万张,用码量达1473万人次,医院日均用码超过10万人次,移动扫码支付带来的便捷服务也为市民所称道。

医院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降低患者就医费用

记者了解到,由于信息化的发展,在深圳,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实现包括政府办、社会办医院和社康机构之间信息共认共享,推进了医疗资源整合,降低了患者就医费用。此外,深圳还建设家庭医生统一签约服务平台和24小时热线,让家庭医生责任制得以全面落地。

健康信息化对全面深化医疗改革有多重要?与会专家指出,健康中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化发挥了支撑医改的重要作用,应借助信息化技术把碎片化的医疗信息连接起来,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健康服务。专家还提出,在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的建设中,深圳将大力推动医疗健康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探索云计算、大数据分析、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建设智慧医疗健康的典范。

编辑:柴华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