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将过去。
继2018年的“逝”之后,今年年度汉字也最终落定。
华——获得最多的选票,最终当选了2019中国年度汉字。虽然中途经历了一些波折。
这一年有人挣了面子,也有人丢了里子,这一年有人活成了锦鲤,也有人活成了大猪蹄子。这一年,我们听说了太多的故事,也眼见了太多的事故。
记得有副对联,感觉很是应景。 一共八个字,很短,上联人生苦短,下联说来话长。
一年的事太多了,说不清的。
如果只用一个字来解读2019,一个字浓缩一整年的情绪,代表我们的共同记忆。
“华”,再适合不过。
/
“华”是一个时间。“华”字里面有“七十”,正好对应今年七十华诞。以前的国庆节,对百姓来说是一个长假。而今年的国庆节,对百姓来说是一次情感的迸发和升华。
天安门前,长安街上,56门礼炮70响轰鸣……在七十年这个时间节点,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以及生在其中的安全感。
“华”是一个形容。中国女排11连胜,嫦娥四号拍下月球背影,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中国高铁里程将突破3.5万公里……“华丽”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人在为梦想努力奋斗。
“华”也是一个公司。今年,无论是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美国对华为的打击和封锁,芯片备胎一夜转正,鸿蒙系统推出,5G的竞争,还是年底的李洪元“251”事件,华为一直处于舆论的漩涡。
这个公司,折射出这个国家的底气与底力,也折射出这个国家在一些方面稍显灰暗的底线与底色。
“华”也是一个地方,是香港和大陆都属于的一个地方,是一个集体,是一个民族。
所以这一年,我们看到了很多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他们叫饭圈女孩。为了一个共同爱豆“阿中哥哥”,他们在推特上与西方媒体谈笑风生,一次次占领了舆论的高地。
他们叫福建志愿者。他们自愿奔走到最前方,为香港垃圾分类,问一句废青: 你到底是个什么垃圾?
他们叫留学生合唱团。异国他乡的街头,留学生们放下了课本,放下了手机,利用起课间和周末,自发集合,挥舞着国旗,唱着国歌,他们告诉全世界: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但在我眼里,“华”更是一个文化。
这一年,一种潮流渐入高潮:国潮。
中国李宁在巴黎时装周上大放异彩,老干妈的卫衣在国外大卖,汉服文化亮相在悉尼街头,感觉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会和老外交流了。
这一年,一个中国女孩走向了世界:李子柒。
730万的粉丝,3亿的播放量,老外很喜欢她视频里的“古意”。
比如她做藤椅,居然是从砍竹子开始;她做酱油,居然从种黄豆开始,她就是这样最古朴的方式,过着最诗意的生活。
她劈柴生火,腌咸鸭蛋,摘采野菜,牵着黄牛犁地……在那些画面里,诗歌里说的世外桃源田园牧歌,全世界都倾心不已。
2019年,我们看到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年轻人,越来越尊崇自己独有的文化。
我也很好奇,为什么这一年我们爱这片土地的情绪会这么浓烈?
对于这个国家,往常不好意思明说的热爱,不愿公开表达的祝福,这一年我们也见了很多。
很多年少时的愤青,很多不苟言笑的领导,哪怕平时从未说过一句爱国的人,今年似乎也不一样了起来。
想来想去,可能真的是这样:
以前,我们喜欢她的文化,那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那些精妙绝伦的人间绝句,我们喜欢她的风骨,“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喜欢她以前的那些老东西,唐诗宋词,汉服戏曲。
但是今天,这种喜欢成了一种庆幸:原来这些东西,只有我们才有。
我们几年前的汉服,别人当做了潮流;我们常说的田园牧歌,成了别人向往的地方;我们常用的汉字,别人刻在了身上,成了他们信仰。
我们看到,这个国家很多东西都远比其他地方好了。
怎么说呢,这种奇妙的满足感、自豪感、幸福感、庆幸感,总结起来,大概就是:
多年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2019,春华秋实。2020,风华正茂。
我们明年见。
在看一眼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