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辽宁”号航母即将与山东舰号航母形成双航母编制,国产新型舰载机的竞争也初步确定。经过多番考量论证,国产首款五代机歼-20以绝对优势胜出,一度支持率很高的FC-31“鹘鹰”最终落马。不过,根据最新的消息,随着负责研发FC-31项目的沈飞公司另辟蹊径,将公司南迁江苏省扬州市(沈飞核心部门601研究所也同步落户扬州),在扬州目前有两条军用飞机生产线已经正式得到规划,FC-31的命运有望峰回路转。据悉,随着沈飞改变设计思路,重新寻求FC-31新的功能定位,这款国产第二款五代机有望实现批量生产。
在中国航空工业领域,沈飞与成飞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两座门神。特别是在战斗机研发领域,目前中国空军及海军航空兵的一系列主力战机,绝大部分都出自这两大公司。不过,尽管沈飞资历更老,并依东北工业基地发展迅速,但近年来其研究成果要少于异军突起的成飞。面对事业伙伴兼竞争对手带来的巨大压力,沈飞选择南下扬州办厂,也是其战略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空军在国产四代机与五代机的竞标选择中,成飞研制的歼-10与歼-20战斗机优势明显,获得了军方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大量订单,为成飞的发展注入强心剂。在这样的形势下,沈飞不得不另辟蹊径,希望借助南方的科技、人才资源,为FC-31的未来寻求新出路。
通过对比来看,成分研制的歼-20是一款重型五代战机,其瞄准的对象就是全世界第一款五代战机F-22。从多次测试结果来看,与F-22相比,沈飞设计的FC-31在机动性、隐身性、航程、作战半径等各领域都没有展示出优势。不过,按照空军管理,战斗机一般都会形成高低搭配,比如美国空军就以F-35与F-22形成了五代机领域的高低搭配。对于中国空军而言,中型五代战机一直处于空白阶段。沈飞投入巨大资源与力量设计的FC-31,正是针对这一领域。不过,直到目前为止,FC-31依然没有达到中国空军的期望值。
根据媒体报道,此次沈飞南迁扬州,将会着重建立两条军用飞机生产线,年产量将达到20架。由于歼-20因为发动机换装问题一直没有大规模量产,至今也仅有四条生产线。而在国产航母加速服役的前提下,已经确立为主力舰载机的歼-20将很难满足航母舰载需求量。因此,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沈飞南迁扬州建立的生产线,很有可能会迅速投入FC-31的量产,在短期内弥补中国海军舰载战斗机数量的不足。与此同时,还有专家分析指出,这两条军用飞机生产线并非全部用于生产FC-31,而是将其中一条用于生产国产新型无人舰载机。一方面来说,无人舰载机是目前国际军事研发领域的潮流趋势,其高性价比优势也能弥补目前歼-20产能不足的弱点。另一方面来说,对于在FC-31项目上耗资巨大的沈飞而言,能够重新获得军方订单,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的资金问题,进而继续支撑FC-31的后续研发项目。
可以说,在歼-20与FC-31之间的竞争中,FC-31尽管全面处于下风,但依然没有就此一败涂地。据悉,目前FC-31项目的持续改进工作依然在持续进行。与此同时,FC-31在国际军售市场也迎来了利好消息。根据中东媒体的报道,目前中东大国沙特对FC-31十分感兴趣,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防军事装备升级需求,沙特已经投入巨资参与到FC-31 最新3.0版本机型的研发中,其预付定金就高达10亿美元。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随着沈飞南迁扬州进一步利用各方资源与力量,FC-31的未来前景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