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一天》诞生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41
导读

其间既有书院师生赴韩国儒学交流访问与台湾东海岸研学游的欢乐,也有两岸孔子诞辰祭孔大典成功举办的喜悦,还有书院儒师院创办及首期班开班的欢喜。期待这个岁末,元旦迎新礼乐剧《山:书院的一天》能给我们一些兴发、希望与…

【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先生:每日晨思。】

书院今年的元旦迎新礼乐剧一波三折。此前定的主题是“家与孝”,想尝试用音乐舞台剧的形式,把舜,夫子,曾子组在一起,搬上舞台。依近年惯例,仍由台北三一人文经典协会与北京四海孔子书院师生联合创编出演。

遗憾的是,往年每次演出借用的海淀北部文化中心文化剧场早己被其他单位订满,没有空档期。周边寻觅合适剧场无果,无奈中止了与台北杨庆亮老师等师友的剧本舞美音乐创作。有负各方师友费心投入,为此深感不安,难过了一周。

冬至前一周,院长室例会商量,既然演不成礼乐剧,改成书院师生联欢好了,这样难度不高,简单又乐和。并决定将书院师生一日三餐使用的论语堂临时改造一下,同时通知书院各班,师生自由创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临近期末岁考,时间不等人,一旦决定,立刻行动。土法上马,扩舞台,买地胶,加装灯,挂幕布,做沙帘…一周下来,伴着各班各科节目创编走台,论语堂居然变成了“小剧场”。

一旦有了剧场,礼乐剧意识又开始升腾了。觉不能仅是个元旦联欢会,应该有个命名与主题,这样节目内容才好明确,剧情才好设计。恰逢书院导师杨庆亮老师隔周从台北来书院讲学,一起商量时,杨老师建议命名“书院的一天”,大家当场通过。

接下来的这几天,论语堂好热闹。师生兴致好高,济济一堂,虽不是专业演员,可创编积极投入,排练热情认真,置身其中,感到论语堂虽简陋,却比专业剧场显得更有生机。台上台下,有人演有人赞,师生同台切磋,相互鼓励打气,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好一派春意盎然景象,似乎忘了正值严冬。

平日里孩子们上香礼拜的夫子墙变成了一幅金碧山水投影图。投影的山下,孩子的舞蹈流動似水,山下有水,山水蒙,這不就是易經中第一個談教育的卦-蒙卦?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所謂童蒙養正,童蒙教育的第一課,就是啓發孩子自動自發的好學精神。

书院,地处北京西山,山下出泉,得名温泉。似有四海学子源由此出之意。既名四海又宗夫子,其命其志自当传承夫子礼乐之教与心性之学。

创院十四载,今年不寻常。其间既有书院师生赴韩国儒学交流访问与台湾东海岸研学游的欢乐,也有两岸孔子诞辰祭孔大典成功举办的喜悦,还有书院儒师院创办及首期班开班的欢喜。当然也有教育法规与规范办学之困,还有学校申办及人事纷扰之忧,其间,情绪起伏时,曾引用钱穆先生创办新亚书院时的校歌“艰难我奋进,困乏我多情”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回望书院办学时曾登西山观景台写下“一念生,悲欢离合生”。

畅想文教与礼乐复兴时曾热情撰写《儒家桃花源之儒学生态小镇方案》,提出在北京西山创建中国文化国际文教园区。

人事悲秋夜与西山飞雪时,曾有感写下《书院清晨的灯》与《静听雪落声》…可谓一度春秋,数度悲喜。

如何通过礼乐剧来表达这一年的学习收获与世事变化呢?我似有所思,周五午后,杨老师说可用《易经艮卦》来彰显《书院的一天》主题。我闻之喜,感佩杨老师深知我心。

易经艮卦表山,《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山,寂然不动,主静,静通敬,敬表礼也。

山,沉稳实在,犹有诚也。承载并生万物,似人有诚有志,且志存高远,故涵泳万物,生生不息。对书院师生而言,参赞“山”这个主题,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隐喻啊。

故今年礼乐剧希望以“山”为主题来诠释“书院的一天”。

书院的学习与生活,从早起开始,习劳,读经,习礼,演乐,歌诗,射艺8,书法,绘画,数学,国文,英语,间有农耕,食育,中医,甲骨文…。一天下来好丰富。怎么样才能把这种学习与生活用一种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呢?我曾经想过,但没有确定的答案与结果。

教思无穷,自昭明德。元者,善之长也。期待这个岁末,元旦迎新礼乐剧《山:书院的一天》能给我们一些兴发、希望与喜悦。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