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苏联解体后,为何没对下手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82
导读

因此,在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为恢复科威特的领土完整,对伊拉克进行了海湾战争。 这最后一点的原因便在于中国本身的实力,苏联解体时的中国早已经不是建立之初的中国了。 …

据《1991年12月25日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99 1年1 2月2 5日1 9时4 0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说,由于当前国内的形势和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他决定停止在苏联总统职位.上的活动。这是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以苏联总统的身份发表讲话。

苏联解体,局势微妙

事实上,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特权阶层已经大量占有了国家财富,而贪污腐败之风的盛行则让苏联在经济方面损失巨大。

随着而来的是阶层矛盾和社会动荡,最终导致的是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此间便决定了苏联解体的命运。

作为世界两大超级强国之一,苏联的解体对于当时的国际政治局势影响不可谓不大,美国由此成为唯一超级大国。而作为社会主义的首个政权国家,苏联的解体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的一大打击,对我国亦是如此。

按理来说,美国出于霸权主义的要求,应当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将中国逼上绝路的机会,那么为何美国却没有对我国下手呢?原因不只一个。

欧盟崛起,直逼美国

事实上,美国当时最大的对手既不是中国,也不是俄罗斯和阿富汗之流,而是欧盟这个敌人,

20世纪末,欧盟的成立,尤其是欧元的诞生,冲击了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从而亦是逼迫到了美国独大的局面。

也就说,欧盟当时最为挑战美国霸权基础的敌人,因此相比之下,中国对于美方来说最多只是远虑,而欧盟才是近忧。

于是美国便打出了一场针对南联盟的科索沃战争,使得美元升值,且让欧元贬值,随后又发动了一场针对萨达姆的伊拉克战争,使得欧元结算石油的目地落空。

最后美国还把希腊送进了欧盟,导致现如今的欧盟问题频发,这无疑是稳固了美元在国际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可不说这确实是美国在前二十年间取得的重大成果。

石油之战,一触即发

众所周知,中东盛产石油,而当时产油丰富的伊拉克却发动了科威特战争,妄图掌控中东石油,欲为中东之王。

科威特是世界上著名的富国之一,享有“海湾明珠”的美称。它不仅在国外的资产超过 了1,000 亿美元,并且持有西方重要工业多达数百亿美元的股份。伊拉克如此做法,必然会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以美国和西欧各国的石油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来自海湾地区,据美国能源统计,1990年一个季度美国的日净进口石油量为766.1万桶,其中有206.4万桶便是来自海湾地区,占总的26.9%。

因此,在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为恢复科威特的领土完整,对伊拉克进行了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并且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同时也助长了美国独霸世界的野心。

团结一心,实力不可小看

这最后一点的原因便在于中国本身的实力,苏联解体时的中国早已经不是建立之初的中国了。

美国之所以能够打败苏联,最主要的是还是因为苏联内部分裂和混乱,才会导致这个强国的解体。但是中国却不同于苏联,当时的中国,即便实力不强,但是内外非常团结,美国根本就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并且在经过了半岛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对于我国的军事实力还是有所忌惮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美国是不能也不敢对我国下手的。

正如在《1999:不战而胜》中,尼克松对于中美两国的和解,称为战后最具有戏剧性的地缘政治事件,他道:即便当时不存在苏联威胁,美国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一种新关系也是当务之急。

并且他听从了戴高乐的建议:“虽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不抱幻想,但是美国不应该让中国怒气冲冲的陷于孤立”,“最好趁早承认中国,不要等中国强大了使你不得不承认它”。

小结

因此,苏联解体对于我国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苏联的解体极大打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但好在我国人民团结一心,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了今天的世界大国。

参考资料:《1991年12月25日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999:不战而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