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吴克华在弥留之际提出了唯一的愿望,他想让家人把他的骨灰撒在他曾经热血战斗过的地方,塔山,他希望可以与牺牲在那里的战友作伴,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位功勋卓著的塔山英雄壮烈的一生。
1913年,吴克华出生在江西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长大后在县城给人打工度日,后来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就回村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江西的农运领导者方志敏在吴克华的老家开办了一所军政学校,吴克华就是其中的一名学员,学习期间多次受到方志敏的鼓舞,从学校毕业后,吴克华就跟随方志敏四处战斗,方志敏后来牺牲了,可是他的革命精神却一直印在吴克华的心里。
作为一个1929年入党的老党员,吴克华参加过多次反围剿战斗,曾经两次负伤不下战场,作战的时候每每身先士卒,在长征时多次担任阻击敌军、掩护主力撤退的后卫,因为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多次受到军委的嘉奖。
抗战时期,吴克华在八路军担任过山东纵队第5支队副司令员、第2支队司令员、第5旅旅长等职,后来出任了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对抗日伪大“扫荡”,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后,吴克华去了东北,那场让他始终放不下的塔山阻击战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为了能够阻止国民党大军增援锦州,吴克华奉命驻守塔山,他率军在这里和国军挤占了六个日夜,击退了国民党11个师的大规模进攻,保证了东北野战军在锦州之战的胜利,扭转了我军当时在东北的劣势。
尽管塔山阻击战让守卫部队在战后获得了多个荣誉称号,可是四纵却有伤亡三千多人,其中有767名战士都长眠在了塔山这块土地上,吴克华对于牺牲在那里的战友始终难以忘怀。除了塔山阻击战,吴克华还参加了解放鞍山、辽阳等地的战役,他指挥四纵获得胜利的这场塔山阻击战,也成为解放战争中经典的阻击战。
建国后,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后吴克华担任了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等职,七十年代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吴克华被关了七年,出来后被任命为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为了修建青藏铁路,吴克华多次上工地视察。
此后,吴克华还相继担任了成都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五个大军区的职务,成为了解放军历史上担任大区司令员职务最多的一个。1987年2月,吴克华因病逝世,次年8月1日,他的家人遵照遗嘱,把吴克华将军的骨灰撒在了塔山,他终于和战友们在此相聚,长眠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