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羽捷在“美术馆之夜”活动现场
12月27日,由中信出版社24小时工作室和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美术馆之夜”专场活动在UCCA举行。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艺术作家祝羽捷、新锐导演麦子和国内知名策展人段少锋。祝羽捷携新作《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来到了活动现场,与嘉宾进行了精彩对谈,还亲自带大家游览了“马修·巴尼:堡垒”的展览,让平常夜间安静的美术馆变得热闹起来。
享受艺术,而不是学习艺术
聊起艺术这个话题,很多人敬而远之,认为艺术是有门槛的。其实不然,祝羽捷认为,“我们不必把艺术当成遥不可及的东西去观望或瞻仰,而应该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欣赏艺术。正如今晚大家选择来到美术馆而不是在某个商场逛街、吃饭,欣赏艺术是极为平常的一件事”。
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非艺术专业的“小白”应该以什么方式打开一场自己未知的艺术展呢?
导演麦子表示:应该享受艺术,而不是学习艺术。对于艺术史专业的学生而言,看展需要做功课,因为他们需要了解作品及艺术家的前世今生,但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只需要享受作品带给我们的美感和启发。她还提到,艺术展是具有社交属性的,“正如今晚我们大家都在美术馆,也就证明了我们和身边的人都有共鸣,我们共同游览这一件件作品,我们都是一类人”。
麦子、祝羽捷和段少锋对谈
大师真迹 or 网红展,该怎么选?
如今,都市的文化生活日渐繁荣,开办各式各样的展览甚至成了一座城市的标配,逛展早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不过越来越多的展览信息充斥在眼前,却又让我们应接不暇,我们需要学会去甄别什么展览才是真正值得看的。
十年间,祝羽捷访遍了欧洲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将人类文明史上重大的美术作品都收之于视野之内。很多时候,她会用一整天特地前往一个城市,只为观看一幅定期展出的作品。祝羽捷认为,一定要去美术馆看原作,去亲身体会一幅真实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那种震撼之感,以及美术馆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在原作面前,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与伟大的艺术家沟通,感受他们的人生境遇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麦子也分享了自己在法国留学时逛展的体验,“有时候为了获得特别的体验,我会用一天时间前往卢浮宫博物馆,尽管我看了无数次《蒙娜丽莎的微笑》,但在作品前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麦子还提到了今年夏天UCCA非常火爆的毕加索大展,面对展览展出的103幅毕加索真迹,大家既能感受真迹的震撼,也很容易接受和消化其中的内容。
此外,几位嘉宾不约而同地指出,面对“网红展”要慎重选择,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让更多的展览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应该仔细挑选网红展,而非随大流地趋之若鹜或对其嗤之以鼻。
祝羽捷
在美术馆中得到想要的生活
对谈结束后,祝羽捷带领观众游览参观UCCA的“马修·巴尼:堡垒”,这是美国国宝级当代艺术大师马修·巴尼在中国的首次个展,目前展览即将接近尾声,将于2020年1月12日结束。
马修·巴尼被《纽约时报》称为“同时代最重要的美国艺术家”,曾在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慕尼黑艺术之家、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等知名艺术机构举办个人展览并获得诸多奖项。 祝羽捷将马修·巴尼在展的一件件雕塑作品从形式到内涵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结合艺术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及创作的时代背景,将作品的艺术价值深入浅出地传递给现场观众。
祝羽捷带领观众参观展览
这也是祝羽捷在《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一书中想要传达的理念,逛展、欣赏艺术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能在美术馆中得到想要的生活。有些人觉得,当代雕塑艺术的复杂性将很多人拒之门外,其实不然,艺术并非艰深晦涩。此次展览的雕塑作品展现了树木、枪支的意向,并取材于美国爱荷达州锯齿山脉被烧毁森林里的树木,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修·巴尼 《侍女》(2018),作品由艺术家和格莱斯顿画廊提供
现场观众在惊叹于巨型雕塑所带来的视觉震撼外,也沉浸于祝羽捷所营造出“美术馆之夜”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有观众在参观完毕表示,以后在空闲之余会多逛美术馆或展览,让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获得一点栖息。
“美术馆之夜”活动现场合影
2019年的最后一个周末,你我在美术馆中温暖度过。
祝羽捷 《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 中信出版集团·24小时工作室 2019年8月
祝羽捷带着赤诚之心,十年间遍访欧洲大大小小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从人人心向往之的欧洲知名美术馆到小众的艺术家乐土,从百年历史名画到艺术的商业化运营,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你展现一个不一样的艺术世界。
(本文由出版社授权发布,编 / 俎燚楠,审 / 任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