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作为美洲唯一一个靠革命成功的国家,是美洲最反美的国家,该国与委内瑞拉有不同之外,因为委内瑞拉并没有通过革命建立类似古巴式国家,只是查韦斯执政时所确定的方向而已。古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那场革命之所以成功,有许多因素,既有民众对当局的不满,还有巴蒂斯图塔改革所引发的内部斗争。卡斯特罗、格瓦拉等人借助这些因素,顺势而为,很轻松的推翻了现政府。于是留着大胡子的卡斯特罗、格瓦拉成为美洲国家民众偶像。
亲美
从过往的资料记载,卡斯特罗是一个坚定反美斗士,而且还躲过600多次的暗杀。其实,卡斯特罗革命刚成功时,他并不是一个反美斗士,而是一个向往美国,渴望与美国交往的人。卡斯特罗与他的战友们在革命成功后,对如何建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他们心里都没有打算,也没有治国经验,唯一选择的就是像邻居学习。这个邻居就是美国。
卡斯特罗在发动革命前,还与美国领事夫妇共进晚餐。这充分说明,当时古巴政局,美国是默认卡斯特罗的。卡斯特罗革命成功后,他也不排斥美国,甚至频繁接受美国媒体采访。他甚至向美国承认,古巴完成扫盲及农业改革后,就会施行选举制。
1959年4月,古巴还处在百废待举之时,卡斯特罗就接受了美国一些媒体私人邀请,前往美国华盛顿。卡斯特罗到美国后,迅速掀起了一股崇拜他的热潮,当时很多女人都喜欢与卡斯特罗合影留念。甚至孩子都模仿卡斯特罗的大胡子形象向他表示敬意。
卡斯特罗在美国访问期间从容不迫,他甚至用英文在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进行演讲,美国社会对于卡斯特罗的热潮不减。但美国政府对于卡斯特罗的表现却不冷不热。只是派副总统尼克松与卡斯特罗见个面,然后就回到了古巴。据资料显示,卡斯特罗弟弟劳尔曾提醒他,现在古巴媒体认为卡斯特罗与美国关系太近了。
对于这次访美,卡斯特罗表现了对美国的亲切感,但美国却对卡斯特罗有些冷淡,虽然为了照顾面子让尼克松与卡斯特罗见面,并没有显示出多大热情,还不如民间的热情高。就如肯尼迪曾说过,如果那时卡斯特罗来访,美国政府对他热情接待,或许就不会使卡斯特罗倒向苏联。
反美
美国之所对卡斯特罗最初表现出的冷淡,主要还是摸不清楚卡斯特罗到底是走哪条路,因为那时靠革命成功的国家很多,大多都选择了苏联模式。因此,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对卡斯特罗的“革命”方式瞧不上。其实那时在卡斯特罗眼里,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苏联模式。但美国接下来外地人一些蹩脚的事件,让卡斯特罗十分反感,由此产生了反美情绪。
第一件事:1960年3月4日,比利时一艘运载军火的货船在哈瓦那爆炸。这艘船爆炸原因不明,却使数百人伤亡。卡斯特罗认为这起事件是一个阴谋,故意破坏。他甚至直接指责美国官员参与此事。在几十万人的集会上,卡斯特罗发表讲话,他号召民众,只要美国入侵,全体人民就要战斗到底!
美国没想到卡斯特罗居然公开反美了,于是就经济制裁古巴,减少了进口古巴蔗糖数量。一些美资公司甚至拒绝给古巴炼油,卡斯特罗顺势把美国控制的金融、石油、铁路、港口等企业直接收归国有。
这更让美国不满,卡斯特罗也运用自己优势,发表了《哈瓦那宣言》,在宣言中痛斥了美国对古巴欺压,要求民众反对美国欺凌。这个宣言实际就是卡斯特罗公开与美国决裂。在当时的古巴,大都是中下层群众,他们对美国印象差,因此,卡斯特罗获得了很高支持率。
第二件事:武装颠覆。美国一看古巴不好控制,就继续他们在拉美地区的一贯打法,支持反对派武装,颠覆该国政权。1954年,美国中情局武装了150个危地马拉流亡者,一举推翻了危地马拉民选总统阿本斯。在美国看来,在古巴用这种方式很合适。于是美国武装一支1500人的古巴流亡者组织的突击旅,于1961年4月17日在古巴猪湾吉隆滩准备登录。
这支武装部队,由美国中情局训练,用的都是美式武器。但没想到在接下来的登陆战斗中,被古巴军队很快打乱,古巴军队打死几百人,剩下的都成俘虏。美国原本希望他们能把摊头拿下,没成想这群有先进武器的军队,竟然打不过武器简陋的古巴军队。
猪湾事件虽然是美国一个失误,但却让古巴真正看到美国想颠覆革命政权,很多人骂肯尼迪手下人窝囊废,连小小的古巴都解决不了。
亲苏
对于美国的阴谋,卡斯特罗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巩固新政权的事了。但1961年初,卡斯特罗在一些公开场合并不承认古巴与苏联体制一样,因为那时他还没有接触到苏联领导人。也就是说古巴此时国内建设没有模仿苏联。但联合国大会时,给了卡斯特罗机会,在这次大会期间,他为讽刺美国,专门住在犯罪率高的黑人街区哈林,但卡斯特罗没有与美国修好,反而在大会间隙,利用机会与赫鲁晓夫秘密见面,从此卡斯特罗把目光移到苏联。
1961年5月1日,在庆祝劳动节集会上,卡斯特罗发表了讲话,这次讲话,卡斯特罗明确表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此时才真正明确了古巴的建设方向。
美国继续加大对古巴的封锁,古巴经济很快被美国的重压下快垮了,面对国内民众不的不满,卡斯特罗向苏联请求援助,至此拉开古巴靠向苏联的序幕。
苏联当然愿意有古巴这样的小弟,因苏联与古巴交好,相当于在美国后院打了一根“钉子”,可遇不可求,现在居然自找上门。不过赫鲁晓夫却在之后与古巴的关系中,玩一把“惊险”,这个惊险就是历史上的“古巴导弹危机”,吓得美国总统睡不着觉。
虽然古巴倒向了苏联,但苏联支持是有限的,古巴也只能在这种境遇中求生存,日子并不好过。但古巴无法再走回头路,如果停下来必然要乱,这是美国最想看到的。美国现在也后悔了,当时卡斯特罗访美,没有礼遇他。如果美国再热情点,或许会把这位“小弟”收入门下呢?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