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出枪有多重要?美教堂枪击案枪手被教徒当场击毙_轻武专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55
导读

这种竞赛场上的射击法看起来酷炫,但其实并不适合现代军警使用,现代军警使用的一般是经过科学研究而确定的出枪术,这种出枪术在西方被叫作

轻武专栏是军武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前天,美国又双叒叕发生枪击案了!按说有这样的消息并不新鲜,但有趣的是,当枪手在得克萨斯州沃斯堡附近一座教堂内开枪时,他打死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被另一名恰好带枪的教徒击毙。

▲千钧一发

整个枪击事件被当时正在直播晨祷的摄像设备完整记录了下来,从视频上看,枪手从长椅上站起来,与附近的一名男子交谈,随后突然向长椅上的人开枪,然后再次向与他交谈的男子开枪,不过,此时在他对面的一名教徒反应很快,干脆利索地抽出手枪,一枪击毙了枪手,并迅速前移准备补枪。

▲另有两名持枪教徒赶来帮忙

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了美国控枪大辩论,一方说枪支制造枪击案,另一方说枪支制止枪击案,吵得不可开交。美国该不该控枪我们暂且不说,单从这起事件中见义勇为者的反应来看,快速出枪射击的确是个很重要的技能。

▲论出枪快的重要性,钱伯钧估计最有发言权

关于快速出枪射击,业界公认的说法是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西部。那时候的美国西部可不像电影中那样公平:下战书、约时间、找公证人、然后背对背走上十米突然转身开枪。

▲真正的牛仔决斗不太可能像这样拉开架势再开枪

这种颇具西方骑士决斗遗风的方式,其实根本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在那个没有法律、没有道义、只有生与死的西部荒原,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程序,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牛仔们情绪来了,直接拔枪就射,谁管你准没准备好?只有攻其不备趁其不备才可能保证自己活得更长久一些。

▲这才是牛仔们经常面对的场景

经过无数次残酷决斗,开枪慢的牛仔都死了,活下来的都是开枪快的牛仔,和他们的故事一并流传下来的还有他们的开枪术,这种开枪术在很多电影里都有表现,牛仔们能够在一瞬间快速拔出左轮枪,一瞬间打出所有子弹并精准命中敌人的要害部位。

▲快者生,慢者死

牛仔虽已成往事,但现代一些枪械爱好者却依然喜欢这一射击术,还会聚集在一起举办世界快速射击大赛。从大赛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射击术的端倪。其实快速拔枪并不是靠手臂,而是靠胯部。

▲胯部一抖,目标我有

奥妙主要是在枪套上,枪套并不像我们常见的那样只是固定在腰上,还有一根带子固定在腿上。射击准备时先弯曲双腿,把手放在握把附近,射击时先握住握把,同时向前耸腰。

▲这个姿势的确不太雅观

枪随着胯部的运动被手带出枪套,此时并不需要太大的力就能抬起枪口对准目标,抠下扳机即可射击,高手完成这套动作一般不超过0.3秒。

▲如果用自动手枪就慢很多了

牛仔出枪后,一般会采用“fanning”(扇击)射击法,即左手不断扣下击锤,这样既可以让子弹连续射出,同时也可以连续换弹,高手可以在1秒内打光所有的6发子弹。

▲你能看清他是怎么开两枪的吗

这种竞赛场上的射击法看起来酷炫,但其实并不适合现代军警使用,现代军警使用的一般是经过科学研究而确定的出枪术,这种出枪术在西方被叫作"rapid deployment",一般是指射手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无预警状态进入到预备开枪的状态。

▲除应对突发情况,在步枪换手枪时,快速出枪术也很有意义

出枪术是随着战争形式变化而产生的,冷战结束后,大规模战争可能性大大降低,而单兵巷战成为近年来战争主流,交战距离拉近、反应时间缩短等客观因素,要求射手必须经过千百次的训练,形成深刻的肌肉记忆,遇到突发情况来不及考虑就能快速出枪射击。

▲形成了肌肉记忆,蒙上眼睛也能概略射击

这种出枪术的要领就是“绝对快,相对准”,因为先发制人不仅可以打击敌方的身体目标,就算打不中,墙壁碎块,激起的扬尘和子弹呼啸同样都可以给对方造成伤害,或者对敌方的心理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对方战术动作,为己方增加生存概率。

▲国外的出枪术已经炉火纯青 但这大多是在不关保险和子弹已经上膛的基础上做到的

随着国内外军事技术交流增多,中国也研究了一些符合国情的出枪术,由于国内为了射手安全,要求在枪套内时枪支不许上膛,这就让中国军警出枪时先天就要比国外的姿势多一个拉套筒上膛的动作。为了弥补这一点,国内很多特战精英都做了自己的研究和探索。

▲2.76秒手枪15发14中

比如武警中队长桑宏宇探索的“卡指射击法”,在拔枪时拇指就开了保险,然后将手托举到胸前向前出枪,枪面是水平的(像使用盒子炮一样),与此同时左手拇指、食指顺势卡住套筒前端(注意是卡住而不是向后拉动)。

▲桑宏宇的“卡指射击法”

此时手枪仍在向前出枪的过程中,被固定住的套筒顺势向后将子弹上膛,然后右手向右转,让枪面垂直于地,同时左手自然包络在右手上,形成双手握持动作。

▲武警战士正在练习出枪

这种出枪方法相比以往拉套筒后侧的方法时间大大减少,一般可节省0.4秒左右(如果一开始就将子弹上膛省去拉套筒环节还能更快)可以快速形成射击姿势。

那如果左手受伤无法帮助上膛怎么办呢?原广州军区特种大队刘珪研究了踢套筒上膛法。

▲刘珪的踢套筒上膛法

在左手受伤的情况下,右手从枪套抽出手枪放置身后,右脚向后踢套筒即可帮助上膛,然后向前送枪形成射击姿势即可,虽然比前一种慢些,但胜在适应左手不便的情况。

▲《战狼1》中真实再现了这种上膛方法的应用场景

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手枪也是如此,特别是在近距离短兵相接时,快0.1秒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差别。我们欣喜的看到,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慢慢告别了以往“不紧不慢”打精度的射击习惯,改为实战化很强的快速射击法,相信随着战争格局的变化和反恐需要,中国轻武器运用战术也必将跟上世界潮流,为人民安全带来更多的保障。

广大轻武器爱好者和关注轻武专栏的小伙伴们:看了这么久的军武内容,相信你对国内外的新锐装备一定已经有所了解。你是否有过和朋友在现实中一起并肩作战的想法呢?

▲《穿越火线》明日英雄基地

今天,军武菌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12月31日开始《穿越火线》将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明日英雄基地】。在“基地”中给大家准备了最硬核的战斗模拟训练VR游戏和各种炫酷好玩的游戏道具。

▲基地内部

在【明日英雄基地】体验VR训练能够让你身临其境的体验到战场的环境,比游戏中更真实的队友战术配合、装备的操作使用。这是键盘鼠标无法给予的全新体验!12月31日,来【明日英雄基地】报道,成为真正的“明日英雄”!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3373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