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既非最长,也非最幼,为何会深得祖母偏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3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9
导读

以常理论,赵姨娘想要地位稳固,应该更迫切地需要生个儿子,所以对女儿也不会太过重视。 至于其他孙辈,比如贾琏,虽然贾赦不喜欢、不疼爱,但毕竟是长房之子,是贾赦的唯一继承人;贾珠自不必说,是贾政王夫人的心血与…

这么说吧,贾母喜欢的,从来都不是以长幼来选择的。

跟在贾母身边生活的,有元、迎、探、惜四春,有宝玉、黛玉、湘云。后来的宝琴只是短期,我们姑且不论,先分析其他几位。

元春,是长女,但是在她前面有贾珠这个长子。王夫人曾对袭人说过:“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的”,显然王夫人在贾珠身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这也是古代的一般规律,重男轻女。作为第二个孩子的元春,不可避免要受到冷落和轻视(虽然不是王夫人故意的)。

迎春更可怜,父亲无情,生母早死,哥哥嫂嫂也不待见她。惜春也差不多,父亲长期不着家,母亲根本没有交待,哥哥忙着“高乐不了”,整个宁国府风气淫靡放荡。

只有探春是真正的“长女”,是赵姨娘的第一个孩子。但是以常理论,赵姨娘想要地位稳固,应该更迫切地需要生个儿子,所以对女儿也不会太过重视。

换言之,四春都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亲生父母那里被忽略,才来到贾母身边。

黛玉进贾府,是因为母亲去世,父亲不打算续弦,缺少教养和陪伴(那个年代,教育幼儿,尤其是女孩子,完全是母亲的责任。父亲再好,也不可能代行母职)。湘云“襁褓之中父母违”,同时又袭人又提到“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显然是在父母逝世之后,湘云缺少长辈照顾,才来到贾府的。

从这六个例子来看,贾母不仅不是宫斗戏中“夺子固宠”的心机娘娘,简直就是个慈善家、收容站,收养了那些缺乏关爱、无人照料的半孤儿、准孤儿。那么,老太太对宝玉的偏爱,会是一个例外吗?

不管是王夫人,还是贾政,“十四岁进学”、受到“国子监祭酒”青睐的贾珠,显然更容易得到他们的重视。贾政对宝玉的“不大喜悦”。而以王夫人的贫乏、刻板,似乎不具备同时爱两个人的能力,哪怕是两个儿子。所以,从宝玉出生起,他的被父母忽略的命运,已经注定了。如果不是贾珠的早夭,宝玉会在被父母忽略的命运中过一生。

是因为被父母忽略,宝玉才会在贾母身边长大。而以宝玉的相貌、柔情、细心种种,博得朝夕相处的老祖母的偏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至于其他孙辈,比如贾琏,虽然贾赦不喜欢、不疼爱,但毕竟是长房之子,是贾赦的唯一继承人;贾珠自不必说,是贾政王夫人的心血与希冀的结晶;就连贾环,也是赵姨娘全部的未来与希望。贾母要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收养在身边,就等于剥夺其父母的抚养权、离间亲子感情。睿智的贾母,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

没有朝夕的相处,自然不会产生格外的偏爱了。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3383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