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16年引力波的发现轰动了整个科学界,爱因斯坦长达100年左右的预言终于被验证了。虽然我国在这方面仍然落后于美国,但是我国也即将要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已启动,一号卫星已升空。
说到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所启动的航天项目,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今年四月份成功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的“嫦娥四号”,或者是更早时候的神舟五号,但说起“天琴计划”,估计很多人并不了解。根据我国天文科学家的介绍,天琴计划实际上是一个旨在探测宇宙引力波的计划,该计划由我国中科院院士罗俊在2014年提出,并且于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发起了一个科研项目,之后该项目就由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研究。
引力波成为众人皆知的名词还要从2016年的9月说起,美国一支科研团队利用引力波观测站LIGO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探测到引力波,从而证实了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留下的伟大预言。引力波的发现不仅让人类更加深入了解宇宙,还让越来越多人相信爱因斯坦的预言。该发现被认为是21世纪初最为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三位主要贡献者在第二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比之下,中国的引力波研究则要落后一些,但这并不代表我国在这方面没有任何进展。罗俊院士其实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探测宇宙引力波的想法,并且通过大约一年的努力正式发起了“天琴计划”,由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负责。对于中国的天琴计划,罗俊院士认为它与美国的LIGO观测站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天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将引力波观测站建在太空上。
如果宇宙中有引力波往地球的方向传播过来,那么就会导致各个不同方向上出现空间的变化,而太空引力波观测站可以准确地发现这些引力波,并且测量出引力波来源和强弱程度等情况。那么该计划什么时候实施?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太空引力波观测站的部署呢?据了解前段时间长征四号火箭搭载的九颗卫星中就有一颗“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这说明了我国已经开始了该计划的试验阶段。
根据技术人员的介绍,去到预定轨道上的天琴一号将会等待未来发射的二号以及三号卫星。等到三颗卫星都集合完毕之后,它们的空间位置就会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从而形成引力波探测台。对此罗俊院士表示,如果天琴计划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话,那么我国很快就能够赶上国外研究宇宙引力波的步伐。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引力波虽然是宇宙中一种神秘的存在,但研究它对于中国的发展有什么益处呢?实际上对于引力波的探测并不会直接让一般民众受益,因为它是宇宙物理方面的内容。但如果中国也掌握了独立建造太空引力波观测台的技术,并且成功地探测到宇宙引力波的存在,那说明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至少不会落后美国以及其他科技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