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太平洋战争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当然是美日这两个主角,而同样作为海军强国的英国则往往被忽略,即便被提及,皇家海军也往往被当作背景和嘲笑的对象,毕竟战争初期Z舰队的覆灭和新加坡的沦陷实在过于"耀眼"。等到1945年皇家海军重返太平洋之时,只剩下了一桌残羹剩菜。尽管如此,自冲绳之战加入太平洋战场以来,英国太平洋舰队还是竭尽所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战争初期被日机击沉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每当我们提起神风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浮现一架日本飞机冒着漫天的炮火冲向美军航母的画面,神风特攻常常被认为是一群疯子才能干出来的事,但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美军"企业"号(USS Enterprise)、"邦克山"号(USS Bunker Hill)和"埃塞克斯"号(USS Essex)等航母在神风特攻中损失惨重,而英国太平洋舰队加入战场之时也正是日军疯狂发动神风特攻之时,那么当神风飞机邂逅英军的装甲航母时二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无畏号航空母舰遭到神风撞击
1945年5月,第57特混舰队(Task Force 57,由英国太平洋舰队的舰只编成)奉命前往压制宫古岛和石桓岛上的日军机场,来接替此前负责这一任务的美军第58特混舰队,在此前的战斗中,美军航母成为了神风攻击的主要目标,"企业"号(USS Enterprise)和"无畏"号(USS Intrepid)都遭受重创。在这次作战行动中,英军的航空母舰多次遭受到来自神风飞机的攻击,下面我们将列出几个最有代表性的战例并对此进行分析。
拉丝蒂和萨拉的邂逅,光辉号曾在印度洋向美军萨拉托加号学习技战术
1945年5月4日,可畏号航空母舰(HMS Formidable)和"不挠"号航空母舰(HMS Indomitable)
5月4日清晨,第57特混舰队抵达预定海域,两波攻击机群依次起飞,"英王乔治五世"号(HMS King George V)和"豪"号(HMS Howe)战列舰也在5艘巡洋舰的掩护下靠近目标岛屿进行炮击,但大量重型舰只的离开也意味着英军舰队的防空火力被极大削弱,并且可用于对空搜索的雷达数量也大大减少。
英国太平洋舰队中的“黑太子”号防空巡洋舰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11时13分,一些躲过了雷达侦测的神风飞机从舰队上空的积雨云中冲出,并对"可畏"号展开了俯冲。此时"可畏"号开始进行一系列高速转向机动来规避敌机,但由于重型舰只离队,此时能为航母提供防空火力支援的仅有随行的驱逐舰,如此薄弱的防空火力显然不足以击退敌机。
一架零战在躲过了防空炮火后向"可畏"号冲了过去,这架零战先是扫射了"可畏"号的甲板,但可能由于飞行员错误地判断了自己的速度和高度,并且航母此时正在高速机动中,他没能完成撞击,只得在"可畏"号的舰首上空向右急转,重新尝试攻击。这次零战在约210米的高空完成了一个漂亮的急转弯,再次进入攻击阵位,向"可畏"号展开了俯冲,飞行员在撞击前一秒投下了炸弹,随后和他的座机一同化为了灰烬。
可畏号遇袭照片
可畏号遇袭照片
可畏号遇袭照片
水兵们看到这架零战在撞击前已经中弹起火,但是这并未阻碍它达成目标,"可畏"号上燃起了熊熊大火,撞击和爆炸产生的大量破片击穿了舰桥的多个舱室,甲板上约7米*6米范围的装甲甲板因撞击下陷,一块破片甚至一直穿透到了核心舱室,中央锅炉舱内的蒸汽管线被切断,航速因此下降到24节。甲板上停放着的数架"复仇者"式鱼雷机也因迅速蔓延的大火而接连变成灰烬,一些在飞行甲板上的船员由于飞机的引擎声音过大而没有听到警报声,不幸在撞击中阵亡。
损管队正在作业
不过这点损伤对于"可畏"号上的损管队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根据先前的作战经验,"可畏"号对于神风飞机的到来早有准备,在遭到攻击时,她的两座升降机均处在升起状态,机库的装甲舱门也已经关好,舰上还组织了数个损管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士官和10名水兵组成,他们在甲板边缘待命,用于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遭受撞击后,为了减轻甲板和舰桥上的烟雾和火焰对损管行动的影响,"可畏"号依靠自身动力迅速转向逆风行驶。航母上的损管人员也立刻行动起来,将燃烧的飞机推到一边,并用泡沫和水将大火扑灭,到了11时55分,所有的火灾都已被扑灭。在火灾被扑灭后,损管人员将飞行甲板上的破孔用木材和混凝土堵住,使航母恢复了作战能力。
损管队正在灭火
修复后的甲板
在进行了最低限度的紧急修复后,损管部门继续在全舰范围进行修复,至5日凌晨2时,"可畏"号的动力系统全部恢复运转,并能输出额定功率。虽然其他的一些损伤如机库间的防火卷帘门,阻拦索和已经恢复运转的动力系统仍需要在回港后进行彻底地修复,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该舰可以继续作战。
遇袭后的舰桥
就在"可畏"号遭到撞击的三分钟后,瞭望哨发现了另一架正紧贴着水面飞行的零战,这架零战从"不挠"号的右舷掠过,刚刚经历了一次神风攻击的英军舰队立刻火力全开,"不挠"号舰体前部的113mm高平两用炮群随即开火,而后航母和护航舰只上的砰砰炮和厄利孔也开始对空射击,一时间天空中布满了曳光弹的轨迹和爆炸产生的黑云。但零战的飞行员还是凭借着高超的技术躲入了云中,并在几秒钟后突然冲出云层,对"不挠"号展开大角度俯冲,此时"不挠"号已经在进行满舵转向。在俯冲过程中,这架零战被舰队的防空火力多次命中并起火,但其飞行轨迹并未改变。
不挠号舰首的133mm炮,远处一架海盗正在起飞
不过在"不挠"号的大幅度机动和防空火力的干扰下,这架零战显然没能很好地瞄准目标,飞行员在最后时刻试图拉起机头重新尝试俯冲,就像刚刚那架撞击"可畏"号的零战一样,但他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高度,11时47分,这架零战在装甲甲板上用机腹着舰,随即被弹开(跳弹~#滑稽),其携带的炸弹也在弹出后爆炸。
不挠号遇袭照片
不挠号遇袭照片
不挠号遇袭照片
在这次攻击中,"不挠"号几乎没有受到损伤,只有左舷防空炮指挥仪配备的282式雷达天线受损。几分钟后,另一架零战也试图对"不挠"号展开攻击,最终中弹起火,坠落于该舰舰首右侧9米开外的海中。
1945年5月9日,"可畏"号航空母舰(HMS Formidable)和"胜利"号航空母舰(HMS Victorious)
5月9日,重新补给后的英军舰队再次来到指定海域,继续压制宫古岛和石桓岛上的日军机场。当天下午,舰队雷达在距舰队50海里处发现了一架日军侦察机,不过该机躲开了战斗机的拦截。在16时45分,雷达又在舰队西方35千米处发现了高度极低的不明目标。4架海喷火战斗机奉命前往拦截,但是这4架战斗机均被其中一架日军飞机引开,而其余的日机则向着舰队直扑而来。
胜利号舰体中部特写,可以看到大量的防空炮
一架零战突然从云层中冲出,从右舷后方约900米的高度向着"胜利"号展开了俯冲,舰长迈克尔.梅纳德.丹尼指挥着他的战舰向敌机来袭方向机动,尽管防空火力多次命中敌机,但是这架零战仍然一头撞在了"胜利"号的113mm高平两用炮和弹射器之间的飞行甲板上,其携带的炸弹也随之爆炸。
胜利号的舰长丹尼
胜利号遇袭照片
这次撞击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飞行甲板下陷并出现了破孔,尽管损管部门迅速扑灭了大火,但是该舰唯一的弹射器因受损无法工作,且在回港修复前无法恢复运作,这将导致放飞战机的频率降低。B2号炮塔也因破片受损,其右炮炮管损毁,部分弹药因水淋或火烧破损。
受损的113mm炮塔
16时56分,第二架零战从云层下的阴影处现身,这次丹尼舰长的操舵反应无懈可击,在敌机进入俯冲的同时开始满舵转向。这架零战在500码的距离上被舰上的20mm厄利孔多次击中并起火,但飞行员仍能维持航向。最终这架零战在冲进了后甲板的机群后被甲板反弹,在"胜利"号左舷180开外坠入大海。
20mm厄利孔高炮,这种武器用来对付神风飞机显得威力不足
还没等舰上的船员们喘口气,第三架零战便在他的队友坠海数秒后从云层中冲出,当船员们准备好再次接受撞击时,这架神风飞机突然改变了主意,它在最后一刻将目标从"胜利"号转向了一旁的"豪"号战列舰。在英军密集的防空火力下,这架零战反复中弹并起火,最终从"豪"号的后甲板上掠过,坠入大海,其飞行员很可能在坠海前就已经中弹身亡。
胜利号上的损管队正在修复损伤
17时05分,第四架神风飞机展开攻击,这可能是一架零战或是一架天山舰攻,机翼上还挂有副油箱。这架神风飞机在"可畏"号的舰尾方向开始进行俯冲,不知是飞行员优柔寡断还是技艺高超,这架神风飞机先是向着"可畏"号俯冲,而后又转向一旁的"不挠"号,最后再次转向"可畏"号。在此过程中,两舰都进行了大幅度机动并猛烈开火,神风飞机也被多次击中,最后,这架神风飞机一头撞在了"可畏"号飞行甲板后部的舰载机群上,进而引发了爆炸并导致大火。
可以看到远处巨大的火球
护航舰只上的船员们看到"可畏"号上冒出了一个巨大的火球,由于吸取了5月4日的教训,在这次攻击中,"可畏"号派专人在舰桥上值班,负责在神风飞机来袭时挥动红旗以提醒甲板上的船员,这个新的措施救了当时正在飞机里的基斯.奎尔特(Keith Quilter)一命,他这样写道:
"当时我正坐在飞机里,引擎还在运转。突然,我看到有人在我面前疯狂地挥舞着红旗。我关掉引擎,尽可能快地解开带子,和另外三名飞行员跳出飞机,在飞机撞到船之前迅速跳下飞行甲板,我的飞机完全被毁了。"
"当时我正坐在飞机里,引擎还在运转。突然,我看到有人在我面前疯狂地挥舞着红旗。我关掉引擎,尽可能快地解开带子,和另外三名飞行员跳出飞机,在飞机撞到船之前迅速跳下飞行甲板,我的飞机完全被毁了。"
不过相比之前的袭击,这次袭击仅对"可畏"号造成了轻微的伤害,甲板上停留的6架海盗和1架复仇者被大火烧毁,此外还有两架海盗受损。撞击导致飞行甲板向下凹陷了4.5英寸,但并没有击穿飞行甲板,不过甲板上的燃料通过飞行甲板上的裂口流进了机库中并导致火灾。虽然海水喷淋系统很快就将大火扑灭,但是腐蚀性的海水使得3架复仇者和8架海盗受损。仅仅15分钟后,"可畏"号又再次做好了放飞舰载机的准备。
可畏号上的损管队正在灭火
甲板上的飞机残骸
故事讲完了,也该做阅读题了,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神风和装甲航母的这些事。
在持续的作战中,日军也在改变他们的作战方式,他们了解盟军雷达的缺陷,神风飞机通常会在低空快速接近舰队,而雷达几乎只能在最后一刻发现来犯之敌。同样,盟军的战斗机指挥系统也有缺陷,其实就是一张标有敌机高度,速度和航向的地图,通过判断来袭飞机路线从而派出战斗机拦截,这种拦截方式需要来袭的攻击机编队保持一定的航向,但神风飞机在接近盟军舰队的时候会大幅改变航向和高度,使得盟军难以判断并派出战斗机拦截。当遇到拦截时会散开并且利用云层掩护。简单的说,日军通过不断改变的航向和分散的机群有效限制了战斗机指挥系统和战斗信息中心(Combat Information Center , CIC)的能力。
在战争末期大量零战被用于神风
在文中举出的数个战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反复出现"多次被命中并起火",但这往往不能阻碍神风飞机达成作战目标。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特攻队员都是下定决心要去死的,在遇到防空火力时就会有着不同的表现,正常的飞行员一般会规避防空炮火或者取消攻击,而神风飞机会朝着火力密集处直冲而下,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二战时期的防空火力主要目的不是击落敌机,而是驱散它们或对其形成干扰,但神风飞机不会规避猛烈的防空炮火。此时舰只上装备的20mm厄利孔和40mm博福斯和砰砰炮都不足以制止他们,因为对神风飞机而言,只要飞机还处于飞行员的控制之下,便会对目标造成伤害。这也是战后英美相继开发出自己的76mm高炮的原因之一。
右侧为虎号巡洋舰上的76mm高炮
为了应对神风特攻,英军派出两个雷达哨岗,每个雷达哨岗由一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组成并配有独立的战斗机分队,负责在对舰队威胁最大的方向上延伸舰队的雷达探测范围。在神风飞机来袭时,舰队中的两艘装备了134mm高平两用主炮的防空巡洋舰就会护卫在航母的左右,在航母舰尾很近的距离上还配有一艘驱逐舰,用于增强航母后方的防空火力。
134mm高平两用炮
此外,航空母舰本身也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被称为"反鹰措施"(Anti-Hawk),上文中"可畏"号便采取了这些措施。包括两座升降机均处在升起状态;机库的装甲舱门关好;组织专门的甲板灭火队并随时待命;舰上还组织了数个损管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士官和10名水兵组成,他们在甲板边缘待命,用于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这些措施被证明是相当有效的。
英军的这些措施被证明是很有效的
相比于美军的航空母舰,英军的航母在遇袭后基本上可以在数个小时内恢复航空作业,之后的修理也是在完成作战任务后进行的。显然这得益于英军航母完善的装甲防护体系。
二战期间航空母舰的防护设计主要分为两类:核心舱防护航母和装甲航母。前者的主要代表有:英国的"皇家方舟"号(HMS Ark Royal),美国的"约克城"级(Yorktown Class)和"埃塞克斯"级(Essex Class),日本的"翔鹤"级等。后者的主要代表便是英国的"光辉"级(Illustrious Class)和日本的"大凤"号航空母舰。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从面对神风飞机或者说遇袭时的表现来评价这两种设计理念,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会详细对比并分析这两种防护流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我的头像并关注哦~
相关阅读癫狂中的理智——神风特攻其实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