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车市“太南了”_2019新能源十大关键词盘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43
导读

在过去的2019年,新能源行业厮杀正酣,笔者总结出过往一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十大关键词,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编辑点评:新能源行业是一个正在不断做大的蛋糕,第一批的造车新势力无疑抓准了时机,一定程度上夺得了…

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文|许书怀

[搜狐汽车·E电园] 2020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时间进入到了21世纪20年代。在过去的2019年,新能源行业厮杀正酣,笔者总结出过往一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十大关键词,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编辑点评:2019年的退补政策等到3月份才正式推出,也许有关部门还不舍得把拐杖撤得太快,但外部环境已经变得非常严峻,汽车巨头们正在虎视眈眈。2020年,按照计划补贴将会全部取消,“断奶”之后的中国车企将要像大人一样去战斗,经过多年的成长这一仗我们也许能赢,未来可期。

编辑点评:自燃事故的频发将纯电动车的安全性推到了风口浪尖,同时也给新能源车企敲响了警钟。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目前来说还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一味地追求高性能、大噱头,势必会自食苦果。自燃的警钟也告诉我们,应该稍微放缓脚步理性自省,莫搞新能源的“大跃进”。

编辑点评:2019年全球经济似乎都进入了一个下行期,在工厂自动化和电气化浪潮的多重夹击下,车企们似乎危机重重。一方面要投入大精力布局未来,另一方面还要勒紧裤腰带过好当下。笔者相信裁员一定不是一个企业渡过危机最明智的方法,但是开始裁员则表明这个寒冬其实真的有点冷。

编辑点评:自从李斌说了造车200亿元的门槛之后,似乎每一家新势力车企的诞生都要用这个标尺去衡量一下。不过对于像地主家大儿子恒大集团这样的企业,200亿似乎只是零花钱。不少媒体同行都很看好恒驰汽车,为什么?因为他们真不缺钱。

编辑点评:创业不易,应该是每位创业者的心声,创业造车更是一场成王败寇的豪赌。2019年贾跃亭和FF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虽然大多都算不上是好消息,但至少我们知道他还没有完全放弃。其它造车新势力中也还有不少正在泥潭中挣扎,多少真金白银变成数字麻木地在新闻中跳动,然而不断承诺的新车却像半遮羞颜的琵琶女一样久久不得相见。无论结局如何,笔者还是默默支持,因为他们依旧没有放弃,还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为梦想苦苦挣扎,逆境中的坚持值得敬佩。

编辑点评:电气化大潮早已不可逆转,世界各大车企对新能源的加码越来越重。而根据规划我国在2020年新能源补贴将全部退出,我们的换道先行已然让我们获得了不少优势,但是当众多有实力的对手被唤醒之后,不知此前的努力能否帮助我们在新赛道上保持领先。

编辑点评:从年初的工厂开工,到年底的正式交车,特斯拉在中国上海的这一年可以说过得相当充实。用一年时间完成国产特斯拉的从零到一也刷新了此前造车新势力们的最快交车记录。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放开外资股比后的首个外商独资项目,特斯拉给出了如此漂亮的成绩单,不知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们是否心头一颤?2019年第一匹狼真正地闯了进来,2020年厮杀将会正式开始。

编辑点评:新能源行业是一个正在不断做大的蛋糕,第一批的造车新势力无疑抓准了时机,一定程度上夺得了市场先机。然而在这个入局新能源的2.0时代,似乎一些企业看准了细分市场的巨大需求,削尖了脑袋扎进新能源的洪波之中。也许曾经的辉煌让它们信心十足,不过造车这事也不是谁都能干的。

编辑点评:合作一直是商业社会的主流做法,然而在2019车市寒冬加剧的情况下,有些合作似乎可以被看做是报团取暖、共渡难关。在面对全球汽车行业电气化大潮下,也有许多车企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积极布局,将眼光放得长远给未来的竞争积累足够的资本。

编辑点评:闹剧年年有,今年最荒唐。庞青年的青年汽车宣称“汽车加水就能走”,这显然是一个违反化学常识的论调。在被全国媒体深挖、痛批之后,事情也逐渐露出真相,难掩其背后的真实目的。临近年底,终于曝出青年汽车集团破产的消息,也算给全国人民的智商一个交代。

[· 写在最后 ·]

2019年新能源行业的十个关键词,似乎“负能量”较多一些,不过从中也能窥探出黎明的曙光。新能源汽车正在搅动着已经发展百年的以内燃机为主的汽车行业,一场汽车的电气化革命正在进行中。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经历一个混乱挣扎的至暗时代,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相信新能源革命的硝烟能够早日落定,为人类献上一个更有效率、更加便捷的未来出行世界。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