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武器的发展应该集中于激光与电磁这两个方向,电磁炮说到底是一种动能武器,自古人类就一直在利用动能制造远程攻击武器,如最早的投石机,到如今的火炮都是动能武器,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能源获得的不同;而激光则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它是一种高能量武器,据悉,我国的"神光Ⅱ"激光器,在十亿分之一秒的瞬间时间内,就能在一点上聚焦出相当于全球电力网总和数倍的强大能量,而这个激光器已经过了近万次的发射测试,在性能方面已相当稳定,这也意味着我国的高端激光武器研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上世纪美国就率先开展了激光武器的研发,90年代初美国军火巨头雷神公司就投入了90亿美金在该领域,进行上千次实验后终于研发出能击落无人机的激光武器,但是那个时代的无人机结构简单,极易受到电磁或光电的干扰而坠落,因此这种激光武器只能算是初级实验器材罢了。我国在激光武器领域的研究向来低调,早在1964年就开始了,后来停滞了一段时间,到了1986年才得以继续接起过去的研究事业,在邓老的指导与要求下,科学家们开始紧盯外国同类高端技术的进展,林尊琪院士此时接过了研发激光的大旗,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直困扰着团队的种种技术难题,使得我国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现了质的跨越,一举使"神光Ⅱ"激光器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功率固体激光器。
激光器按工作介质分为4类,分别是气体、固体、半导体与染料激光器,目前能成为激光武器的只有固体介质,而半导体介质则是成本最低、最易携带、发展潜力最大的激光器。激光武器的特点就是能量高度集中、打击精度高、抗电磁干扰强,而摆在全球科研者面前的是武器储能不足与难以小型化的问题,一旦激光武器突破了以上难关,相信不用多久就会掀起一场武器革命。激光武器对外物的破坏分为以下几方面,分别为热破坏、力学破坏与辐射破坏。热破坏容易理解,力学破坏则是外物在高温下汽化形成的反冲击波,不断在纵向上破坏形成穿孔,在横向上破坏形成层裂;至于辐射破坏则是外物的原子因高温而电离,形成能反射辐射的离子体,进一步破坏目标的内部敏感电子元件。
据美媒报道,在"神光"之前我国还有已到样机阶段的"死光A",这是一种以"车载式核电发电机组"作为能源的重型激光武器,它配备有10根高能激光发生器,每次发射的充电时间为2分钟,主要用于在战时摧毁敌方的军事卫星与空间站,当然摧毁洲际导弹或这些导弹的载体也是不在话下了。军迷们可能觉得奇怪,陆上激光武器如何能摧毁在海中的核潜艇?那是因为全球只有我国拥有能反射激光的卫星中继站,太空中的卫星中继站从地面接收高能激光束,然后按指令瞬间就反射到了被锁定的目标上。而且我国科研人员在研发过程中把激光易受天气影响的因素也顺带解决了,把能量的衰减成功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
林尊琪院士作为我国高能激光武器的专家组组长,一直亲力亲为带领团队在最高端的激光技术领域进行攻关与创新,废寝忘食的工作结果最后使"神光II"各项指标在2001年就夺取了全球第三的好名次,同时繁重的工作也伤害了他的健康。为了在有生之年让我国激光技术立于世界最高端,他投入了更多精力,最后他成功了,好消息传来的同时坏消息也紧接而来,因为他身上的疾病加重了,2018年林尊琪院士在上海华东医院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