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间不指南
随着电视剧《庆余年》步入尾声,陈道明的演技再一次被人们所讨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陈道明都64岁了。
然而,64岁的陈道明依然非常火。从《庆余年》开播到现在近结局,无数网友为其在《庆余年》中所扮演的庆帝所吸引:那种“与生俱来”的帝王气质,让人不禁感慨老戏骨演技的精湛。
从去年饭局怼冯小刚的“油腻”,到这阵子成为网剧《庆余年》中的演技担当,耳顺之年的陈道明早已把人生过得豁达而通透。
他是国宝级老戏骨,曾被大作家钱钟书公开夸赞,亦被宋丹丹当众“表白”...
如果人生是一场修行,六十四年的陈道明,早已活出了每个年龄段人们都想要的样子。
“少年不轻狂,中年不油腻,老年不流氓。”
这是陈道明的处事哲学,聚光灯前,陈道明是万众瞩目的艺人。
镜头背后,他更是一个好的父亲,优秀的丈夫。
01
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换位思考”
冯小刚曾评价陈道明:一个清高的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
陈道明是半个娱乐圈的偶像,他早已在娱乐圈“封神”,受到无数尊重,却与娱乐圈格格不入、甚至公开唱反调。
还记得那一幕吗?以一己之力,叫板一群北京老炮:
那是2018年的正月初一,在京圈文艺大佬们的聚会上,冯小刚带着《芳华》的女主角苗苗和陈道明、葛优等好友聚在一起。
酒足饭饱后,冯小刚拉起苗苗的手提出让她跳一段舞为打大家助兴,借此说明为何会选中她为女主角。
旁边的人齐声叫好,唯独陈道明说:“第一,人家丫头,作为演员,不便跳这个舞;其次,人家穿着高跟鞋,不方便。”
此时有人继续起哄:“比划比划就行。”
一向温文尔雅的陈道明突然暴跳如雷:“你他妈没看过跳舞啊!”
在一些场合中,不乏油腻的中老年男人逢场作戏,利用身份倚老卖老、“指点”后辈,调侃女性,这在职场和某些阴暗不明的圈子里,早已成为潜规则,但陈道明对这种“耍流氓”的行为却难以接受。
我们喜欢陈道明,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演技,更是因为他表现在屏幕背后的人品和修养。
曾经,客串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时,马伊琍透露:在片场,即使没有陈道明的戏份,他也会默默坐在一旁,咂摸年轻演员的演法。
这便是他对年轻人的态度,不倚老卖老,而是虚心好学,尊重一切。
他曾在年少时被长辈“打压”,但他却从未将棒子挥向晚辈,再明目张胆的潜规则在他面前都不是规则。
杨绛先生曾说:
“当你身居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缘看到世态真相。”
世道无奈于陈道明,陈道明却从未放过这世道。
02
与大师为友,自己亦成大师
有人曾劝陈道明,公开场合“发飙”的毛病不太好,容易得罪人,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甚至在公众场合公开教育大半个影视圈:“中国,需要一个有‘教养’的影视圈”。
谁给了陈道明这么大的勇气?
首先,他自己就很有教养:
在不久前的金鸡奖活动的后台,他身穿黑色正装,行色匆匆赶去工作,在拐弯处的人群中发现了84岁的老艺术家牛犇。
即使相隔甚远,他也立马放慢脚步,主动伸出胳膊,弯下腰向其致意。简单寒暄了几句,两人就分开了。
这个不经意的举动,足以看出陈道明对于长者的尊重与其自身的修养。
其次,是他对圈子里“潜规则”的深恶痛绝,以及自己修养的注重。
别的演员靠出镜率保证热度,他不在乎,别人抱团取暖,到处社交,他却很少参与。
他给自己定下未来想要成为的样子:一个满腹经纶、却不炫耀的平凡人。
1993到1999年,本该是最火的时候,他却基本上处于了半隐退状态,开始大量地读书、写字,凭兴趣做事。
他撇弃了前几年的浮躁,让自己沉浸在书香和艺术中,他与钱钟书亦师亦友, 他与季羡林探讨国学。
为了让自己把康熙演得透彻,他用无数个日夜翻烂了《清史稿》,待陈道明王者归来,一举引发收视狂潮。
《康熙王朝剧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大师为友自己亦成大师,这是古人教会我们的道理,陈道明却将这一点做到极致。
低质量的社交无疑在拖垮当代每一个成年人,那些酒足饭饱后的人言疯语,那些为了合群而故作姿态的温文尔雅...
陈道明知道,热闹很快就会过去, 真正让你进步的,是一个人默默无闻努力时候的冷清。
人人都爱陈道明,他的演技,他的金句,和他的为人不端。
在人前,陈道明是德高望重的艺人,在聚光灯背后还有比这一切“声名”更重要的身份:
女儿的好父亲,妻子的好丈夫。
而这幸福的家庭,给足了他这目空一切“底气”。
03
家是一个人的底气
陈格,是陈道明和妻子杜宪唯一的女儿。
妻子杜宪和女儿陈格
女儿要富养,陈道明也不例外,这里的富养,与钱没有太大关系,指的是见识。
13岁的时候,陈道明就把陈格送去英国留学。
和所有年轻人一样,见过国外的浮华,小陈格没抵住名牌的诱惑,心里开始躁动起来。
觉察到女儿心思的陈道明,在某次去法国看他的时候,路上特地到LV店里买回一块皮革。他仿照当时最流行的款式,亲手缝制了一个包送给陈格。
当陈道明把手工做好的皮包送给女儿的时候,女儿看都没看酒把这个包扔在了一边。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气氛“紧张”的谈话:
陈道明:你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LV吗?
陈格:因为LV的东西质量好,款式新,而且还是手工定做...
陈道明:这个包就是LV的皮革,纯手工打造,最新款,你看中的不是包,而是包上的logo。
陈道明全程一脸严肃,陈格被父亲说的一脸通红,自此再没追逐过名牌。
以陈道明的收入,足以让女儿消费得起世界上任何的奢侈品。
但作为父亲,陈道明却给女儿上了生动的一课:
人有时得给自己膨胀的欲望“减减肥”。
欲望减肥是挺难的,那不仅是缩水减食的过程,还要忍苦受痛,摒弃许多虚妄。
没有一个父母不把最好的爱给儿女, 只是有的人给钱,有的人给买衣服和包,而最高级的父母往往教会她们人生中的取与舍,这才是一位父亲的良苦用心。
04
飞得再高,线还是在她手里
1978年,还在跑龙套的陈道明经人介绍,遇见了一生挚爱——杜宪。
那年,他23岁,杜宪24岁。
陈道明和爱人杜宪
杜宪彼时是北京广播学院的学生,陈道明为了不与爱人分隔两地,同年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
三年后,杜宪大学毕业,分到中央电视台成为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
作为杜宪的“第一粉丝”,只要他一出境,陈道明都会守在电视机面前。
杜宪变得家喻户晓,他仍是名不见经传。
结婚3年,他们的女儿陈格出生,陈道明的事业也渐渐有所起色。杜宪一边承担更多照顾孩子的事情,一边还要工作,整个人几乎被压垮。
陈道明自觉自己付出太少,也体谅明白妻子的不易,就主动减少了工作,回归到父亲的角色,让杜宪能有更多时间打拼自己的事业。
他也在工作之余,推掉更多应酬把时间都留给家庭:
陈道明每拍完一部戏都要休息一段时间,哪都不去,就呆在家里,安安静静的陪着家人。
回忆起刚在一起的时光,陈道明坦言:
“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杜宪看上我,说明我太太一点都不功利。只能说是她的伟大,不是我的光荣。”
如今陈道明成为国宝级演员,与杜宪在家庭背后的支持是分不开。
有人曾问他:这样的生活(指演完戏就回家,不社交,不混圈子)有什么意思?
陈道明回答:“遇见妻子,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比起抽烟、喝酒、打牌、去酒吧和迪厅,我更乐意的是,在家跟妻子同坐窗下,她绣花,我给她裁皮包、给女儿做衣服。毕竟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才是最大的幸福啊!”
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这便是让人羡慕的家庭和爱情:
陈道明犹如那越飞越高的风筝,无论他飞的有多高,那根线始终都在妻子手上。
05
为什么人人都爱陈道明?
不仅仅是他出神入化的演技、莫测高深的文化修养,还有他对家庭的态度,对女儿的教育,哪一样单拎出来,都是如今这个丑闻满天飞的娱乐圈,教科书级别样本。
他著作等身,德艺双馨,
他感同身受,常仗义执言,
他自称“戏子”,却不染于淤泥,
他功成名就,但从不倚老卖老;
他娓娓道来的父爱,
他细水长流的爱情,
他的精神,修养和品味,值得所有人驻足和仰望。
64岁的陈道明,你就“活该”红一辈子。
*来源简介:本文系掌门1对1原创,掌门1对1(ID:zmlearncom),中小学名师在线辅导,千万家长的选择。欢迎关注。转载可联系授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