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滴滴司机刘师傅对时代财经透露,因为上海市的网约车监管力度太强,再加上滴滴平台的补贴减少自己挣不到钱了,就退了车从上海来到了北京。“上海的网约车越来越不好熬,不少车友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上海,或改行,或跟我一样换个城市跑网约车。”
文/时代财经 朱与君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
好车容易创始人闫宝才的自杀,又一次把滴滴牵扯到“命案”上来。
12月30日,山西好车容易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闫宝才于近日服药自杀,自杀前留有遗书并质问滴滴“对非法运营车辆的罚款进行报销,是否在公然组织鼓励非法营运”?
虽然滴滴出行小桔车服在当天下午及时发声对闫宝才表示道歉,把事件起因归结为公司管理流程不规范,但是对滴滴公司是否存在非法营运,以及对非法营运车辆的处罚提供报销一事都未做出回应。
一位滴滴内部人士12月31日对时代财经表示:“非法营运存在各大网约车平台中,包括滴滴。从滴滴的角度来看,有很大比例的滴滴司机都是兼职,事实上滴滴也为非法营运车辆惹来的事端烦恼不已,但是滴滴本质上是连接的车主个体,他不像车企投入的网约车可以很大程度上自控,要想100%达到网约车的合格标准基本不可能,如果要按出租车的要求来做,滴滴就不可能存在了。”
闫宝才遗书质疑的“非法营运”是否存在
“利用大量的非法运营车辆垄断市场,给合法网约车设置不可逾越的障碍,以运力过剩为理由,拒绝合法运力公司合作,不让这些合法车辆使用滴滴平台,等于给这些合法车辆判了死刑。”闫宝才表示,自己的网约车租赁公司名下的网约车辆均拥有“双证”也无法与滴滴合作,但没有取得政府发放的合法证件的车辆却可以接入滴滴。
他认为滴滴平台的非法营运不仅逼死了自己,更挤压死了合法运力公司的生存空间。
闫宝才在遗书中三次质问滴滴,每一问都没有逃脱一个关键字“非法营运”。尽管滴滴的官方道歉声明中对非法营运一事只字不提,但事实上,对于平台存在的非法营运问题,滴滴客服却承认了确实存在。
滴滴客服人员在12月30日对时代周报媒体回应称,平台有对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清退的计划,目前这类车辆只是受到平台接单限制,但仍能接单。
该滴滴客服还表示,各地的的网约车新政不尽相同,没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黑车(即非法营运车辆)主要存在于部分二三线城市,对一线城市上海的用户遇到黑车一事,他表示不了解。
实际上,非法营运车辆在一线城市也不在少数。
2019年11月初,朱女士用滴滴叫了一部快车赶往北京首都机场,然而不到1小时的车程里司机师傅连续叮嘱朱女士四次遇到被查车时要说的话术,该司机拜托该乘客遇到交警巡查一定要说是朋友送行,不能透露出其滴滴司机的身份。
对此情况,一位滴滴司机刘师傅12月30日对时代财经表示:“因为我们很大部分的司机都还没拿到网约车的运营资格证,一旦被查到运营载客,将会面临大额度的处罚。虽说滴滴也能对罚款报销,但是能少一事就少一事,况且车辆被扣也就没法接单没有收入来源。”
刘师傅表示说:“我们的车大部分都是通过滴滴平台租的,并不是自己的车,在北京想要双证上岗必须是北京人北京牌北京车,我也不是本地人根本不可能持证上岗。”
除此之外,刘师傅还透露,因为上海市的网约车监管力度太强,再加上滴滴平台的补贴减少自己挣不到钱了,就退了车从上海来到了北京。“上海的网约车越来越不好熬,不少车友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上海,或改行,或跟我一样换个城市跑网约车。”
事实上,不止是滴滴平台,整个网约车市场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合格率。
中国信通院政经所的研究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7月,我国网约车司机人数超3120万,资质符合各地出台的新规的总共有34万,比例仅仅只有1.1%。总体来说,99%的司机都是不合规的。
但尴尬在于,滴滴的网约车市场份额一家独大。2018年9月思略特的报告指出,中国的网约车市场91%的份额依然是滴滴占领。美团打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神州专车、易到用车分别拥有余下市场的2%、2%、2%、2%、1%。
也就是说网约车平台的市场占有率越高,不合规的车辆就越多,要面临整改的压力就越大。
政策严打下网约车整改的困境
实际上,2019年各地政府开始出台政策严厉监管网约车营运,其中滴滴要面临的整改压力“领跑”其他网约车平台。
因存在不合规网约车辆等问题,仅在2019年 7月至10月期间,上海交管部门就向滴滴公司开出了100张罚单,罚款金额累计达1000万元。另一家网约车平台美团出行,也因违规在7月份当月内被罚了147万元。
2019年7月24日,上海市网约车监管平台黑名单预警系统共预警当日黑名单车辆15340辆,滴滴出行就占了83.66%,约1.28万辆。根据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的披露,滴滴平台预警的1.28万辆不合规车辆,还均为7月7日后其他平台已清退的不合规车辆。
上海市网约车监管平台黑名单预警统计显示,截止到2019年9月,仍有大量不合规网约车被黑名单预警,其中滴滴占82%,美团占17%,其余平台占1%。
除了上海之外,2019年10月8日,北京市开始出台相关文件征求意见稿,规定网约车须是北京人开着北京牌照车辆,且文件里明确了多项数字门槛。
比如,网约车司机的从业资格是 3 年,车辆应变更为"预约式出租客运"性质,当行驶里程达到 60 万公里时要强制报废,行驶里程未达到 60 万公里但使用年限达到 8 年时,退出网约车运营。
一系列规范网约车运营的规定出台,从市场反馈来看,滴滴出行等网约车平台都不同程度受此影响,出现无车接单、加价等问题,增加了打车的难度。
滴滴司机崔师傅昨日(1月1日)向时代财经说:“因为怕被查,我在北京都不接去往火车站和机场的单子,我就在滴滴页面上不勾选去往这些站点的选项,查到后罚款都不低于1万块钱,虽然滴滴平台也给报销,但是被查被扣车我觉得很难为情,很多滴滴司机都跟我一样不跑客运站、火车站、机场这些站点。”崔师傅表示,被处罚后,交了罚款就能把车领回去再接着跑滴滴,不会影响在滴滴平台的接单。
上述滴滴内部人士对时代财经透露说:“即便是整改,滴滴平台上大多数还是不合规的车辆,只要不出事,滴滴还能安全地走下去。2019年滴滴光是为应对安全问题,就在软件和硬件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今年滴滴还会延续以往的亏损,其中亏损金额中不低于一半左右的比例是因为对安全问题的投入。虽然滴滴加强了整改力度,但想要100%达到网约车的合格标准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要按出租车的标准来做,滴滴就不可能存在了。”
一位前滴滴出行专职司机,现供职曹操出行的何师傅1月1日对时代财经表示:“感觉滴滴越来越难跑了,现在不仅补贴下降,平台也监管得严了,北京查车也是一大压力,只要不是北京人开的车都是违法的,虽然我是北京人有北京牌,但我不愿意自己的车8年就报废。像是车企就好一些,车都是公司的,统一管理运营,我们就不用操心那么多事了。当然了完全符合监管也不可能,全北京那么大的运输需求,又有多少本地人能够跑又愿意跑网约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