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军校比黄埔军校还厉害,出了2位开国元帅,20多位上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55
导读

这个班招收人数是200人,学时是3年时间,朱德元帅就是在丙班的步兵科学习的(当时朱德的老师是蔡锷,他发起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堪称护国军神,民国国葬第一人),这个班总共平培养出了47位将军,2位元帅,这些…

提到民国时期的军校,黄埔军校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主要是因为黄埔军校太有名气了,培养出的将帅之才数不胜数,其实,在民国时期,有一所近代军校,比黄埔军校还要厉害,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中,有朱德元帅(第3期步兵科学生)和叶剑英元帅(第12期炮兵科学生)从这个学校毕业,还有20多位上将,著名的有国民党陆军上将朱培德、范石生等,堪称将帅摇篮,该校师生在后来的反袁战争、北伐战争以及抗日战争、还有建立新中国的国共内战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个学校除了培养中国的将帅之外,还培养了很多外国高官,著名的有李范奭(韩国的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武海秋(曾担任越南临时革命政府主席);崔庸健元帅(曾经担任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这个学校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时间回到清朝末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深刻意识到了军力的不足以及军队的弱点,决定改革军队,1895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了北洋武备学堂,招募训练新军,然后按照这个模式,在全国推行开来,以此来扩编新军,云南省则在1899年响应清政府的号召,建立了陆军武备学堂,这个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前身。直到10年后的1909年,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才正式改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堂,后来,蔡锷(中华民国陆军上将)李烈钧(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唐继尧(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张开儒(辛亥革命元老),刘存厚(民国陆军上将)等等都来学校任教,这些人大多都是同盟会的秘密会员。

云南讲武堂的成立初期,李根源担任校长,沈汪度为副校长,张开儒担任提调,这样管理层就全部是同盟会的成员,清政府当时是不知道的,这就为日后推翻清政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讲武堂的选址是在今天的昆明市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李根源之所以要选择这里,是有原因的,李根源的先祖就是清初“反清复明”的骨干成员,而讲武堂的所在地就是在明朝开国元勋沐英镇守云南的时候的练兵场所在地,李根源要继承先祖遗志,练出一支精锐之师,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云南讲武堂主要开设4个专业,分别是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班级总共有3个,分别是甲乙丙。其中甲班和乙班的主要学生是现役军官,学时长为1年时间,丙班主要招收一些16-22岁的年轻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还需要人品端正,身体强壮。这个班招收人数是200人,学时是3年时间,朱德元帅就是在丙班的步兵科学习的(当时朱德的老师是蔡锷,他发起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堪称护国军神,民国国葬第一人),这个班总共平培养出了47位将军,2位元帅,这些人后来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民国各个时期的战争,基本上都离不开讲武堂学生和教官的身影,蔡锷领导的护国战争,以及后来的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师生们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成了革命的中坚力量。虽然时间过去了近百年,历史的硝烟早已经散去,我们不能忘记曾经对中国革命产生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以及从这里走出来的那些英雄,那些军人们。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