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福州老照片_消失了的八一剧场厂里的打工妹好漂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42
导读

八十年代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遥远而又清晰,它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充满了回忆和温馨的时代。那个年代的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物都深深的刻在了一代人生命的记忆中,时时想起。当时在西湖公园里,每天早上都有三四百…

八十年代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遥远而又清晰,它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充满了回忆和温馨的时代。那个年代的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物都深深的刻在了一代人生命的记忆中,时时想起。今天我们就跟随一组1989年福州的老照片,重回80年代,去感受那个对于福州人似曾相识却又有些模糊的80年代。(福州五一广场上的主席雕像)

清晨福州东大路十字路口的繁忙景象。

福州西湖公园里打太极拳的老年人。当时在西湖公园里,每天早上都有三四百人在打太极拳。西湖公园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典园林。

福州郊区的百姓利用星期天乘坐卡车到市区来购买东西

中日合资的福日电视机厂里的青年女工,她应该属于第一代打工妹了。当时谁家里如果有一台福日牌电视机,是极为让人羡慕的事情。

当时的八一剧场正在上映电影《彭大将军》和《游侠黑蝴蝶》。八一剧场,原名东街文化剧场。1928年由林徽因辅助林天民设计,50年代。剧场改名为八一剧场,90年代遭拆毁,改建为利达大厦。

当时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热衷于打台球。

停在路边载客的人力三轮车。

福州城内卖羊肉的维族大叔。

福州城内在路边卖冷饮的个体户。

手持羊肉串的维族少年,当时这样一串羊肉串的价格为4毛钱。

福州城内的个体小卖部。

百货大楼里电子琴售卖柜台里围着的人群。当时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购买钢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价格相对便宜的电子琴便成为了许多孩子童年时学习音乐的首选。不过在那个时代,想要购买一台电子琴,也需要花不少的钱。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