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一年一度的联想TechWorld大会上,联想发布了折叠屏手机Motorala Razr,这款致敬当年Razr V3机型的新机采用了当下最新潮的折叠屏技术,被视为经典和科技的结合。
与三星Galaxy Fold 、华为Mate X的左右折叠不同,Motorola Razr采用的从中间上下翻折的方式。折叠状态下,它只有一般手机的一半大小。展开后,将呈现6.2英寸的大屏。
该手机将在12月26日开通线上预定, 2020年1月在美国发售,起售价为1499美金,折合人民币10515.3元。由于国内运营商不支持eSIM,这款手机暂时还无法同国内用户见面。
新品一发布,Motorala Razr便赢得一部分摩托罗拉忠实粉丝的欢呼,也有人吐槽,折叠屏的手机价格太高,屏幕本身大小并没有体现出折叠屏的优势。(相比之下,华为Mate X 展开态为8 英寸,三星Galaxy Fold展开态尺寸则为 7.3寸)。
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手机能否拉起联想移动业务的大旗,又能否重新创造当年Razr V3 1.3亿总销量的荣光?
1、发布折叠屏手机——联想的占位之举
联想发布的Motorala Razr其实是一个占位之举。
手机巨头都在布局折叠屏技术。苹果和微软早早申请了折叠屏手机的专利,三星则在2019年2月20日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 Sumsung Galaxy Fold,后以 15999 元的价格正式开售,华为也发布了折叠屏手机华为 Mate X,起售价1980 美元(约合13377元)。
随着巨头相继发布折叠手机,与之相关的柔性屏幕概念股大面积涨停。在华为官宣折叠屏手机之后,京东方、深天马、领益智造等九只股票涨停,有人也将 2019 年定义为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元年。
(图为柔性屏的百度指数)
销售数据也证明,尽管价格稍贵,不少消费者还是愿意为此买单,三星的折叠手机一经开卖就处于售罄的状态,而据外媒报告,三星的的折叠手机 Galaxy Fold 在全球销量为 50 万台,并即将推出第二代新的Galaxy Fold 手机。
2、折叠屏手机——大屏需求催生下的新趋势
折叠屏手机的火爆,首先要从当下的手机大屏化的趋势说起。智能手机推出以来,大屏化一直是重要的发展主线。以iPhone为例,从第一代iPhone 3.5英寸的屏幕到iPhone 11 Pro Max的6.5英寸,手机屏幕一直在变大。
(图片来自:光大证券研究所)
全屏化的手机就是大屏化趋势的产物,即便是全屏,手机的屏占比在达到100%之后,仍然面临着天花板。为了解决手机大尺寸与便捷性的矛盾,折叠屏手机应运而生。
种种迹象表明,暂时拥有价格优势的联想手机2019 Motorala Razr在未来还存在着不少销量增长的空间。
3、联想能靠折叠屏手机翻盘移动业务么?
联想布局手机业务起源于2002年对华夏手机的收购,2010年,联想对标iPhone推出了第一代智能手机LePhone,获得了50万台的销量,并未引起太大波浪。2011年,联想发起“机海战术”,推出40余款手机,然而,这些手机的反响都较为平平。
2014年,联想集团以29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由此展开了移动业务向美国等海外地区的拓展。自收购以来,除了模块化手机之外,联想一直没有大的动作,又相继错过了打造互联网线上品牌和线下零售渠道下沉的机会,在市场上处于掉队状态,2019年手机市场占有率只有0.8%。(来自CINNO Research)。
已经错失两次机会的联想手机,还剩下5G这张“牌”,在手机从4G到5G的过渡期,作为5G标准制定参与方的联想显然不想,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这次Motorala Razr手机在中国上市的,就将是5G版本。
尽管拥有了技术的部分话语权,联想的手机能否翻盘还取决于产品的市场表现。
联想的财报显示,到2018年第四季度,联想的移动业务才开始扭亏为盈,利润扩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集团战略性聚焦在拉丁美洲和北美等核心市场。数据也显示,在这两个地区,联想的市场占有率很高,根据猎豹移动全球智库在2017年手机品牌出海报告,联想和摩托罗拉的手机品牌市场渗透率在拉美地区占据前三的强势地位,仅次于三星和LG,在美国也高居前五。
虽然盈利,但是联想的手机业务营收却是下降的,这次发布会后,杨元庆在接受采访中指出:通过收缩或关闭不盈利的市场来实现盈利只是暂时的,未来,在盈利的基础上,联想要考虑其盈利性的增长。不断拓展新兴市场,通过有竞争力的产品,打造盈利的业务模式。
杨元庆把盈利性增长的下一个战场选择了欧洲。
其实,最大的挑战当属国内,毕竟中国占据了四成全球手机市场。在国内“华米 OV ”和苹果五家厂商的合计市场占有率已超过 90%的情况下,联想的移动业务能否翻盘,最终将取决于新手机产品在国内的销售情况。
所以屏幕前的你会选择购买这款联想新机吗?
每期互动
智能语音专题报告 | 科技巨头抢食千亿蛋糕 全栈式扩张成趋势
风口浪尖的校园人脸检测背后,是被虎视眈眈的千亿级市场
最大碳纳米管芯片、最大 AI芯片相继发布,芯片行业要变天了?
突围之战 | 557页招股说明书还原一个真实的旷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