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城里有一坐岩石教堂,并不是因教堂是以岩石堆砌而命名,而是一座真正将岩石挖空而建造的教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岩石教堂,又名坦佩利奥基奥教堂,坐落在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广场上。
这座教堂的独特在于,他与其他传统教堂不同的是,它不仅是建造在岩石里,它也没有千篇一律的教堂尖顶,没有斑斓的雕花与绘画,没有沉闷而肃穆的大钟,更没有让人敬畏的神像。
教堂的设计历程也十分曲折,是通过三次设计比赛来定最终的教堂模样,1932年第一次设计竞赛开幕,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达标,4年后又举办了第二场竞赛,但是恰逢芬兰与苏联开战而草草收场,结束战争后又举行了第三次竞赛,笛莫、冒莫•索马莱能(Timo 和Tuomo Suomalainen)两兄弟最终赢得了比赛的胜利,教堂也开始了建设,历史8年完工。
教堂的入口在一条长街上,并不是很气派,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简陋,杂乱堆砌的岩石下面一个低矮的白色长形门,像极了国内的一些地下停车场入口,但从教堂顶部远远看去,一圈墨绿色的玻璃中间是镶嵌的铜片,像极了一只灵动的猫眼。
走进教堂,却是另一番景象,整个教堂建造在掏空的岩石中的,教堂顶部是用铜网架支撑的圆形玻璃屋顶,让整座教堂充满阳光,坐在教堂里就能沐浴阳光,感受大自然的气息。用以支撑的钢网架直径24cm,像一个个琴键,只是看着仿佛耳边就传来了悦耳的琴声。
教堂内部纹理是挖洞时留下的天然花岗岩石,是岩石的原始风味,是芬兰人所崇尚的自然与古朴。环形的大厅本就音效极佳,当水滴顺着这些石壁流入下水道时,便又增强了教堂的音响效果,教堂中虽没有神像,但是在中心有一个圣坛,从玻璃屋顶透进的光照射在圣坛上,为圣坛又增添一份神圣。
教堂内还有一个巨型的管风琴,有4个键盘和不同大小的3001只音管、分为43个音域,我们去的时候没有管风琴演奏,但是从这独特的造型来看,我想它音色一定非常广,声音也一定异常洪亮。正厅有许许多多排列整齐的木质长凳,这点倒是与其他教堂相同,只是不是传统整齐的方方正正的排列,而是像一般马戏团那样的斜斜的摆放着,可以容纳约 1000 人做礼拜,平时会有些宗教仪式,还有许多新婚之人也会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教堂举行婚礼,当然还会不时地举行种音乐会,但是由于的教堂构造,更适合一些小型乐队和无伴奏合唱团的演出。
小贴士:
教堂的开放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为10:00-19:00;星期四为10:00-20:00;星期六为10:00-18:00;星期日为12:00-13:45、15:15-17:45。
到达方式:可乘坐有轨电车3B、3T,在坦佩利岩石广场下车。
门票:还有一定要带现金哦,门票是三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