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你真的懂怎么“吃”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96
导读

其实在《食物与厨艺》落笔之前,关于“吃”的科学早已存在,香蕉怎样成熟,牛排如何变嫩,都要借助科技之力。 《食物与厨艺》在构建“吃”与“科学”的联系时, 跨度极大且富于新意,常常从一饭之微,上…

榴莲这么臭,原来是因为它不是给你吃,而是给猪吃的?

让你闻之色变的“水果催熟剂”,居然是煤油炉子里散发出的物质?

什么样的母鸡下蓝蛋,什么样的奶牛产黄奶?

这些古怪问题的答案,就在这套 《食物与厨艺》里。

吃货之选, 戳图抢购

《食物与厨艺》是一部 关于“吃”的百科全书,按照食物种类排序,罗列了形形色色关于“吃”的冷知识,全面展现了烹饪的世界。

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食材图鉴或烹饪指南。作者哈洛德·马基的创作理念,在于 用科学原理解释日常的吃吃喝喝。

其实在《食物与厨艺》落笔之前,关于“吃”的科学早已存在,香蕉怎样成熟,牛排如何变嫩,都要借助科技之力。

只是这些科学知识,零散地存在于农业和工业的各个领域,与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远。作者将它们集结起来,构成《食物与厨艺》,从而开启了食品科学的一个新领域: 烹饪的科学。

本书的创举,不是发现了全新的知识,而是把两个已存的知识区间——“吃”与“科学”——串联到一起,从咸甜苦辣的现象中,挖掘精微的科学道理。

《食物与厨艺》在构建“吃”与“科学”的联系时, 跨度极大且富于新意,常常从一饭之微,上升到物理定律和人类历史之大。

蛋白打成泡沫的过程背后,是硫分子如何形成紧密的连接,而盒装牛奶味道千篇一律,则反映了食品工业化、标准化的漫长历程。

马基是耶鲁大学的文学博士,他的陈述朴实浅白,却颇具文采。挖掘“冷冰冰”数据背后的趣味,选取最优美和最深入的角度,让读者 从最为平凡的饮食中,发掘出新知。

比如,味噌汤里的“烟雾”,和夏日的积雨云有何相同之处吗?春天新挤的牛奶里,会不会有“青草的味道”?

而相比这些优美而风趣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一种 随时保持好奇,追求思维乐趣的心态。拥有这种心态,万物都会饶富诗意。

无论你是餐馆老板,还是食品专业的学生,或是只会炒几个小菜的烹饪爱好者,都可以从这套书中获得启示。

读过《食物与厨艺》之后,你将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吃”的世界。在马基笔下, 厨房变成了科技馆和博物馆,而煮饭炒菜的过程,都是了解万物之理的智慧游戏。

精彩好书, 戳图抢购

开启“吃”的百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发布,作者: 来自互联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neh.com/znkb/show-24614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