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力是衡量一艘战舰综合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哦。所谓的续航力就是战舰在一次性补足燃料的情况下,以经济航速(一般是18节)的方式一次性可以航行的最远距离。续航力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战舰的作战性能,更是影响一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世界各国海军中凡是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装备的都是续航能力很强的军舰, 而没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普通国家海军战舰普遍航程短。比如世界上唯一一个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美国海军,装备的都是清一色的续航能力超过5000海里的战舰。
护卫舰的续航能力在1000-4000海里之间
常规航母续航力在8000-1000海里之间
续航力有时候也是区分军舰类型的一个重要参数,续航力在1000海里以内的都是小型作战舰艇,比如导弹快艇。续航力在1000-6000海里则是中大型舰艇,比如护卫舰、驱逐舰,续航能力在8000-20000公里的则是巡洋舰或者常规动力航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又制造出一种接近无限巡航的军舰, 它就是核动力航母(核潜艇),所谓核动力航母就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装置的一种航空母舰,理论上来说核动力航母在补充一次核燃料之后就能够30年不用再次添加核燃料,续航力达到惊人的40万公里以上,这相对于其他战舰来说已经接近无限续航了,那么核航母或者核潜艇为什么能够维持如此久的续航力?
核潜艇续航力在20000海里以上,图为美国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
核动力航母续航力接近无限
这就要涉及到核航母使用的核动力装置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核动力航母所依赖的动力就好像是燃烧铀原子产生的动力,与常规动力航母烧油、烧煤的道理是一样的,油料越多功率就越大动力也就越强,而核动力铀的使用量越大功率越大。而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一公斤轴产生的能量远远大于同等质量油煤所产生的能量,公开资料显示,一公斤轴核裂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500吨标准煤燃烧所产生的能量,这样的结果就是核动力航母携带同等质量的轴那么产生的能量是原来煤油的几千倍。比如说原来常规动力航母能够携带8000吨油料或者煤,续航力只有7000海里,如果是核动力航母,只需要携带3公斤左右的轴就可以实现同等距离的续航力,而实现50万海里续航力,携带的轴也不会超过300公斤,半吨都不到。
中国辽宁号航母油料可以装8000吨油料,续航力在7000海里
美国福特级航母,目前世界最强航母
核航母由于采用核动力装置,与同等排水量的常规动力航母相比,那么瞬间就多出了至少7000吨的多余空间,那么这多余的几千吨排水量就可以装载更多的舰载机、武器系统和其他设备,这就导致核动力航母的战斗力比常规动力航母翻了一番。不仅如此,核动力航母的速度更快,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以最快航速(30节)持续的赶到事发海域及时投入战斗,而常规动力航母如果长时间以最高航速(30节)航行,不仅会导致续航力大幅度降低,还会影响到航母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从综合作战能力上来看,核动力航母对常规航母有碾压性优势。
常规动力的辽宁舰最多可以搭载40架舰载机,其中只有24架是战斗机
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可以搭载80架舰载机,包括50、60架战斗机
核动力航母唯一的缺点就是它的建造费用非常昂贵,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的造价只有200亿人民币(比如辽宁号),而一艘核动力航母造价高达1000亿人民币(比如福特级航母),核动力航母不仅建造费用昂贵,而且维护费用也比常规动力航母高出不少,美军曾经对“里根”号核动力航母和“肯尼迪”号常规动力航母两种航母的全服役时期费用进行过比较,发现“里根”号核动力航母整个服役周期的保障费用比“肯尼迪”号常规动力航母多出了80亿美元,但是这个费用美国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多支出80亿美元获得几倍战力的提升和使用更加方便,是一笔不赔本的买卖。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002型航母
美国建造的最新型核动力航母:福特级航母
在美国军队中,一直都有多花钱“图方便”的习惯,比如航母能够用直通甲板,肯定不会使用难看的滑跃起飞甲板,能够使用核动力就绝对不会使用常规动力,比如美国核潜艇全部都是核动力,美国战斗机很少会使用减速伞、空速管等“多余”的装置,一切都是为了省事从而在战时能够提高作战效率。而美国航母则把这种武器发挥到了极致,在常规动力航母独步天下的情况下,依然把常规动力退役,全部换成核动力航母,这就印证了那一句:“不好意思,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