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作为当下最热的创业风口,是基于移动社交而迅速发展的新兴电子商务模式,因普通人很难分辨平台是否“合规”,使社交电商渐成传销、直销的重灾区。不只是花生日记,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采用“会员制”“拉人头”等类传销经营模式的社交电商不在少数,其合法合规性再一次引起各界的关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头费”模式将集体出局。良性竞争环境的构建,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社交电商领域里发生,不过“人头费”问题的频繁爆发仍应引起全社会的警惕。
下半场“拉人头”将集体出局?
回顾整个2018年,在电商领域“社交电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8年,社交电商融资总金额超200亿元。其中涉及B2C类有1家、拼团类有1家,导购类有1家、服务商类有3家、S2b2C类有3家。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社交电商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835.8亿元,较2016年增长88.84%。并预测,2018年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作为社交电商行业的“牛皮癣”、拉人头、多级会员等手段将逐步退出市场。
一方面,在官方不断打压下,社交电商平台会发起自我净化,例如:经过2017年罚款后,云集已经开始正向转型;一方面,微信为首的社交平台已开始严厉打击扰乱秩序的违规社交电商,存在“拉人头”问题的平台会逐步被清理出局。
三方面变化决定了社交电商未来的走向,存在传销问题的平台生存空间将不断恶化:
第一个变化:未来国家监管将成常态
对涉嫌传销社交电商平台的治理,花生日记被罚只是今年的一个开始。从云集的958万到花生日记的7456万,官方对微信传销的处罚力度逐年增大。随着社交电商行业的发展壮大,与之配套的监管措施将逐步跟进,未来国家监管将成常态。
第二个变化:微信加大力度整顿多级分销
2018年4月,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联合国家工商总局(广东深圳)反传销监测治理基地发布的《腾讯2017年度传销态势感知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28日,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共识别出3534个疑似传销平台,平台参与人数高达3176万。
自2017年7百万粉丝小黑裙被封事件、2018年新世相营销课被封号事件之后,微信逐年加大力度整顿多级分销。在其处罚名单中,甚至有腾讯自己投资的“大号”,平台的加入将加速秩序的建立。
第三个变化:资本市场更青睐“健康”玩家
随着各界对存在多级分销的社交电商平台的严厉打击,拥有传销嫌疑的平台将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资本开始有意规避。
年初拼多多股价一度接近京东,拼多多采用的拼团分享模式,不存在“人头费”隐患。小红书、爱库存、蘑菇街等资本市场的新宠们,同样是因为健康玩法被青睐,资本方的正向选择,将促使许多平台放弃通过收取“人头费”来增加营收,一定程度上遏制乱象发生。
进入2019年,不只是这些社交电商“正规军”成为资本宠儿。
淘宝、苏宁、小米、京东、国美等也开始试探社交电商,行业成熟度不断提高,“拉人头”的违规模式将在多重压力下集体出局。在社交电商这个长跑赛中,结合社交生态特性发展的多元创新电商模式,才是将来的主流。
社交电商长跑,创新才是终局
社交电商能够快速崛起成为一股新力量,在于玩家们不断的创新,“拉人头”一定会成为历史。
任何商业模式的长久都需要为用户产生价值,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消费者真实需求,决定了自身的发展边界。
经过笔者梳理发现:2019以下三大主流模式将作为社交电商的代表发展,与传统电商形成双驾马车模式,共同为消费升级的中国用户提供多元商业服务。
1. 社交内容电商
该模式的特点为以内容驱动成交,用户基于同一兴趣聚合在符合“调性”的社区,由用户自发创造的海量质量内容来吸引更多同类用户聚集在一起,然后引导用户裂变与成交的电商模式,最为典型的就是小红书。
2018年6月,小红书完成超3亿美元融资,有着强力种草机称谓的小红书,其平台内容以图文分享为主,由用户、KOL及特邀作者发布的热门的评测会分析产品成分、科技含量、体验感、使用场景等。这些优质UGC(用户原创内容)可以让消费者更直观的了解产品,相比广告更具备信服力,有效的实现社交流量向交易的转变。
2. 社交分销电商
又可称谓为人群分销型模式,相比于传统综合电商平台,该模式核心是S2b2C,上游对接品牌方,下游为分销商提供正品,再由分销商将商品分销,形成“品牌方——平台——小b——用户”的模式。
最大的特点是:让电商消费由人找商品,转变为商品找人,去年典型的平台就是爱库存。
将目标人群定位为追求品质消费,并对价格敏感的腰部消费人群,该群体消费诉求同爱库存主打的销售库存商品方向完美匹配
3. 社交分享电商
该模式特征是:通过用户分享,在社交媒介(微信等平台)利用社交关系帮助商品传播,低门槛促销活动来抓住用户贪婪、炫耀、兴奋等人性需求刺激用户帮助产品找用户,以此完成销售裂变的电商模式,拼多多是当仁不让的典型案例。
这种模式的商业逻辑,建立在社交平台庞大的免费流量池之上,通过多人拼团可以拿到折扣的吸引力,在微信10亿用户中将对低价敏感的用户筛选出来。这种模式,可以用低成本激活曾被主流电商平台忽视的“五环外”人群的购物热情。拼多多成功后,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将触角伸进这个领域。
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网民,坐拥十几亿的用户流量,为社交电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历2018年的迅猛成长,社交电商在2019年仍将保持高增速。电商作为离钱最近的服务,结合社交后拥有无限的爆发力。在“赚快钱”的“人头费”模式逐渐被淘汰后,创新才是社交电商的终局。
如何深入挖掘社交所蕴含的商业价值,才是以上玩家们能否吃下这个“红利”的唯一答案。
我是usher勇,与你畅聊宝妈和白领副业和创业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实现副业创业,百度“usher勇”就能找到我,欢迎关注。